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心理学导论
心理科学:培养科学素养(DSM-5)
不止教你心理学知识,更能教你像真正的心理学家那样思考。心理学教指委委员、苏州大学张明教授翻译并推荐。
作者:(美)Mark Krause,(美)Daniel Corts
译者:张明 等
心理学入门,心理学导论,科学素养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263-1
    装帧:平装
    页码:668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心理科学—培养科学素养》是你开启心理学大门的绝佳选择!


    全书涵盖了生理心理学、感知觉、意识、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智力和能力、生命发展、动机和情绪、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健康和压力应对以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丰富的内容。


    它将引领你充分认识心理学这门现代实用科学,为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世界提供有用的工具。


    本书重点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不仅包括定义科学名词的能力,更强调如何理解其功能、如何对概念进行批判性评估、如何将其应用于处理个人和社会性事务中。因此,对于希望掌握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进行科学地思考、归纳、分辨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并点燃对于学习心理科学的热情的你来说,本书将是不二之选。

  • 推荐

    当我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会惊讶地发现那时特别用心去背记的很多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模型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幸运的是,尽管有点“健忘”,尽管不能将那些心理学的知识熟记和背诵,但是现在的我依然能够较好的发现、应对和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并保有对于心理科学的好奇心。这一事实让我感到,我们的大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术语、成为高超的“背诵家”之外,或许还肩负着同样重要的使命,即如何才能让学生即使有朝一日对某一知识的记忆模糊了,甚至是离开了心理学这个专门的领域,却依然能够睿智、从容地应对所处的世界?

     

    大洋彼岸,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MarkKrause博士和奥古斯塔纳学院的Daniel Corts博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起让学生记住一个个科学术语和学者姓名,他们更希望学生有能力面对、理解和评价各种科学亦或非科学的观点。在这样的信念下,两位学者借由心理学这一良好的载体,结合科学素养的模型,编写了这本严谨、有趣且实用的教科书。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完成丰富的、有组织的知识储备和概念学习,还可以在作者的循序善诱下,对相关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批判性思考,并将它们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合理的决策。由此培养和构建起来的科学素养或许可以使大家从一流的“背诵家”蜕变为“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者和决策者”。在组织和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令我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每个章节模块中都设置了“快速问答”和“模块小结”环节,如果一开始学生对于如何独立的解释、批判和应用科学问题感到无从下手,那么这些精巧设计的小专栏一定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们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尽力妥善传达原书意涵,盼望读者可以藉由此书形成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形成对相关科学构念进行科学解释、批判性思考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张明

    二零一七年冬于苏州

  • 作译者序
    作者简介
    Mark Krause 博士
    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所教授的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学习和记忆以及行为神经科学。
    Daniel Corts 博士
    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心理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和手势动作的生成、有意遗忘等方面的研究,且在大学生发展领域颇有建树。Corts博士从教逾15年,始终乐于指导学生探索他们喜欢的任何研究领域。

    译者简介
    张明 哲学博士
  • 序言

    序 言

     

    完善的大学教育应包含科学方面的培养。这种培养并非指让学生记住一个个科学术语和学者的姓名,而是指让他们有能力面对、理解、评价各种科学抑或非科学的观点。无论学生具有何种个性,向往何种职业生涯,这种能力都非常重要。正如本书强调的那样,心理学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解决了个体和社会中的很多复杂问题。为了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本书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既强调定义科学术语的能力,也包括对其进行科学的解释、批判性思考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心理学这门学科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不仅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研究的也是最复杂的现象——行为、认知及其生物基础。因为关注各种行为,所以心理000000学处于诸多学科的中心地带,与神经科学、教育学、公共健康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心理学的知识也可以迁移、应用到诸多领域,这是有益的,因此心理学成为了众多学生都学习过的屈指可数的课程之一。

     

    为了使科学素养成为本书的核心,我们根据科学素养模型图来架构本书的内容和特征,并以此作为学习指南。围绕着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的各种能力代表着本课程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一般知识(如术语、概念)和高阶能力(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现象、批判性思考以及学以致用)。模型中的多向箭头表示这些能力彼此关联。

     

    这个模型贯穿全书,指导着我们设计本书的主题、行文、学习目标、测验习题,等等。我们相信,从科学素养的视角出发,依据科学素养模型来组织课程内容,可以使这门课程达到教师们常提到的两个课程目标:(1)将所学的大量信息分类,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培养好奇心,以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意义、实用性和学科魅力。

     

    感谢那些帮助我们修订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教师及学生们。希望读者能给我们反馈,请随时和我们联系并分享对本书的感受。

     

    Mark Krause

    krausema@sou.edu

     

    Dan Corts

    danielcorts@augustana.edu

  • 目录

    1 心理科学概述

    1.1:心理学的科学性

    1.2:心理学如何成为科学

    1.3:心理学与工作:职业及其他相关领域

     

    2 科学研究的阅读和评估

    2.1:科学研究的原则

    2.2:科学研究的设计

    2.3: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2.4:统计入门

     

    3 生理心理学

    3.1:行为的基因和进化观点

    3.2:神经系统如何工作: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3.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感觉和知觉

    4.1:感觉和知觉概述

    4.2:视觉系统

    4.3:听觉系统

    4.4:触觉和化学感觉

     

    5 意识

    5.1:意识的生理节律:觉醒与睡眠

    5.2:意识状态的改变:催眠、冥想及意识障碍

    5.3:药物与意识体验

     

    6 学习

    6.1:经典条件反射:联结学习

    6.2: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行为结果进行学习

    6.3:认知与观察学习

     

    7 记忆

    7.1:记忆系统

    7.2:编码与记忆提取

    7.3:构建与重建记忆

     

    8 思维和语言

    8.1:知识的组织形式

    8.2:问题解决、判断和决策

    8.3:语言与沟通

     

    9 智力、能力和认知能力

    9.1:测量能力和智力

    9.2:理解智力

    9.3:遗传、环境与智力

     

    10 生命的发展

    10.1:方法、概念和胎儿期的发育

    10.2:婴儿期和儿童期

    10.3:青少年期

    10.4:成年期与老化

     

    11 动机和情绪

    11.1:饥饿和饮食

    11.2:性动机

    11.3:社交动机与成就动机

    11.4:情绪

     

    12 人格

    12.1:当代的人格研究取向

    12.2:人格的文化和生物研究取向

    12.3:人格的心理动力学和人本主义研究取向

     

    13 心理障碍

    13.1:心理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13.2:人格与分离障碍

    13.3:焦虑和情绪障碍

    13.4:精神分裂症

     

    14 心理治疗

    14.1:治疗心理疾病

    14.2:心理疗法

    14.3:生物医学疗法

     

    15 社会心理学

    15.1:社会对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15.2:社会认知

    15.3:攻击和利他行为

     

    16 健康、压力和应对

    16.1:行为与健康

    16.2:压力与疾病

    16.3:应对和幸福感

     

    17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17.1:人事心理学:雇用和维持有效的人力资源

    17.2:工作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17.3:领导力和团队合作

     

    附录一 参考答案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参考文献

  • 摘要

    1.1 心理学的科学性

    2011年年初,IBM发布了超级计算机Watson。Watson在游戏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与优秀的人类玩家对战并取得了胜利。当然,计算机在很多方面都比人类更具优势,比如数学以及储存和提取信息。但大多数人认为,计算机缺少人类的一些基本特质,比如人格、智慧、幽默,甚至灵魂(这与信仰有关)。想象一下,你在计算机上写了一份15页的论文,写到最后一页时,计算机突然死机,论文全丢了。你是否也会像许多人一样,把计算机当成人来对待,怒气冲冲地喊着它的名字,指责它太淘气呢?

     

    我们为什么会对非生命体表达敌意呢?心理学家将这种把物品或动物当作人来对待的行为称为拟人化,并指出这种行为具有预见性。事实上,人们赋予物品和动物以复杂想法的做法非常有趣,无论是对惹怒你的计算机、不合作的汽车,还是举手投足就像家里的女王一样的宠物猫。

    既然人们会在许多方面误解他人或事物的意图,又为什么会自以为能正确地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呢?如果我们认为计算机会耍弄我们,那么在我们自以为理解他人,甚至理解自己的时候,就要更加小心谨慎了。

     

     焦点问题

     1 如果人类思维具有多变性和不完善性,它该如何研究其本身呢?

     2 科学性和批判性思维如何引领我们去理解人类的行为和经验?

     

    当你听说某人是心理学家时,脑海里会浮现哪些词汇或者形象呢?有些人会想到心理治疗师,或者穿着白大褂观察小白鼠走迷津的研究者。有些人会透过“流行”心理学的透视镜而把心理学的从业者等同于在电视、广播和琳琅满目的自助类图书中以人生导师形象出现的心理学家。尽管上述形象不一定都是错的,但它们并不能完全体现心理学领域的图景。你很快就能发现,你对心理学的预期从第一堂心理学课程开始就将受到挑战。

     

    首先,我们要明白,心理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实际上,我们最好把心理学看作许多学科的集合,由许多跨领域的研究组合而成。我们是通过两个共同的属性来把这些领域整合进心理科学的范畴的:第一,心理学包括对行为的研究,这里的行为是广义的,包括知觉、思维、情绪等;第二,心理学家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了科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心理学定义为对行为、思维和经验的科学研究。心理学家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共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思辨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对科学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随意在试管中混合了一些化学试剂的人也许看起来像个化学家,但他的行为与科学无关;解剖标本但只想看看里面的人也许看起来像个生物学家,但其行为也不是科学。一个严谨地进行一系列观察、预测和检验的人才是在实践科学,而无论他研究的对象是化学、生理学、人类的记忆还是社会互动。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研究领域是否科学,或者某一研究是否科学,不能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要看该研究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是通过收集观察结果,提出对观察结果的理论解释,发展该理论并用它进行预测,由此认识世界的方法。这一过程涉及假设检验和建构理论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如图1.1所示。

     

    假设:做出预测

    科学的思维和程序是围绕假设和理论这两个概念展开的。假设和理论指导着科学的发展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假设是指对可观察和可测量过程的可检验的预测。一个可被检验的假设是可以被证实或者被拒绝的(你不能“支持”一个假设),而科学的假设一定是可被检验的。一些声称自己具有科学性的人常常会打破这些规则。比如,占星师和灵媒都从事着给人预测未来的工作。占星师也许会这样对你说:“你现在正适合保持安静,或者推迟一些重要电话或邮件。”这像是一种要求,甚至无须对此进行检验,因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占星师一般会给来访者两条路:(1)乖乖听从建议,完全接受预测,对建议非常用心;(2)冒险一试,如果选择不听从建议的冒险方式,那么在一天结束时你也能发现至少有一两件事被言中了。占星师做出的预测非常一般化,通常只要多加留心,就很容易搜到支持它的证据,也许还可以对事件做进一步的解释。相反,好的科学假设通常是用非常精确且相对明确的语言来描述的,比如:

    “如果周围还有其他人,人们帮助陌生人的可能性更小。”

    “吸烟引发肺癌。”

    “练习可以改善记忆力。”

    上面的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通过科学检验被证实或者被拒绝的。科学家和占星师的显著区别在于,科学家愿意去检验假设,而占星师只是想让你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占星师的确很容易成为批评对象,但值得警觉的是,大约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相信占星术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我们在此以占星学为例仅仅是因为可以借此说明什么是科学假设,并且可以明确地体现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关键差异。伪科学是指被当作科学呈现,但并未真正依据科学基本原则进行思考或不符合科学程序的观点或想法。

    理论:解释现象

    假设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是指对大量观察的解释,这一解释可以生成新的假设,并将大量研究发现整合成一个整体。图1.1显示了假设检验最终是怎样指向引发假设的理论的。理论是建立在可以被重复检验并不断证实的假设之上的。另一方面,好的理论最终会成为对行为或者其他自然现象的公认解释。与假设相似,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可以被新证据证伪。实际上,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是可证伪的。就像研究者可以用发现的强有力的新证据来证实一个理论一样,他们也可以发现证据来证伪这个理论。正如图1.1所显示的,理论可以根据新证据而更新。这一过程有助于确保科学是自我修正的——在科学领域中,坏理论是不会持久的。

     

    “理论”一词常被滥用,导致一些人对科学理论一直持有错误的观念。下面我们来澄清几个常见的问题。

    ·理论不同于观点或者信仰。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权利,但是常用短语“那只是你的理论”既不是对“理论”一词的正确运用,也不是科学家可能会做出的评论。

    ·并非所有理论都真实可信。不同的科学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同一个现象。比如,许多理论都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变得抑郁,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理论都同样有效。有一些理论是很好的,但也有一些理论并不那么理想。

    ·对理论好坏的衡量并不取决于相信该理论的人数。尽管进化论是解释生物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的最合理的科学理论,而且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但2009年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仅仅有39%的美国人相信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

     

    检验假设和建构理论是所有科学的组成部分。此外,每一领域的科学,包括心理学,都有解读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方式。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和经验进行研究,将个体及其行为看作多种影响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

    将心理学界定为对行为、思维和经验的科学研究看似过于简单,但是行为和思维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对此还有着复杂的解释。一个心理学家也许仅研究神经系统中一种类型的细胞,而另一个心理学家也许会研究影响千百万人日常生活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都是为了解释同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

     

    因为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心理学家也要从很多视角去理解和解释。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将行为解释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产物(见图1.2)。生物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包括脑结构、化学物质、激素和药物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家庭、同伴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也会影响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同时,对心理学的全面理解还要求我们在探讨人类行为时整合族群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构成了这一模型的社会文化部分。在生物学和文化之间,我们可以解释一个人的思维、经历、情绪以及人格如何构成其心理。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在解决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

     

    纵观全书,我们会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来解释将遇到的很多问题。在这些内容旁会有一个小图标,提示你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

     

    快速问答1.1a 科学方法

    1. 对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过程的可检验的预测,叫作  。

     A 理论

     B 假设

     C 观点

     D 预感

    2. 如果    ,则一个理论或者预测可以被证伪。

     A 被证明是错误的

     B 不可检验

     C 可以有支持或者否定的证据

     D 当且仅当它来自伪科学

    3. 一则新闻报道声称焦虑是由周围的焦虑人群引发的,对此你如何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来解释?

     A 这则新闻报道考虑了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中的所有部分。

     B 在解释焦虑时,心理学家没有考虑生物学因素。

     C 对焦虑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必定是基于药物的。

     D 这则新闻报道只考虑了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中的一部分。

    4. 假设“练习可以增强记忆能力”是科学的假设,因为。

     A 它不能被证实

     B 它不能被拒绝

     C 它做出了精确的、可检验的预测

     D 它可以被证明

     

    答案见附录一。

     

     

    培养科学素养

    本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同时,本书还有另一个主要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理解、分析和应用科学信息的能力。我们的侧重点是心理学,但同样的思考方式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如图1.3所示。科学素养从学习新信息的能力出发,有一些关键的要素。当然,本书会给你提供新的术语或概念,但在完成本课程以后,你还是会不断地遇到心理学的或者科学的新术语。具有科学素养意味着你能够阅读和理解新的术语,知道怎样能学到更多。

     

    仅仅是知道术语本身并不会使一个人具有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还要求有能力应用科学术语和概念来做出解释,更重要的是要能将这些能力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此外,还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信息做出评估和判断。此外,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还应有能力利用自己的思维技能评估遇到的信息和断言。

    批判性思维、好奇与适当的怀疑

    “我们的产品是100%的有机产品。”

    “这些治疗方法源自远古文化,已经被使用了千百年。”

    “快快加入我们,找到你的灵魂伴侣。”

     

    在19世纪,经常会有主办人组织一个松散的团体,召集一群人听其宣传、美化某种新产品,并号称该新产品多么符合社会需求。这里称其为“主办人”不如叫“卖狗皮膏药的人”(snake oil salesman),他们推销的产品也更像是“狗皮膏药”。如今,在网络上或者电视上也不乏这些产品的现代版,误导信息有时候远远多于真实信息。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回顾图1.3中的模型,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家不但要具有一系列的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态度或倾向。好奇心驱使我们经过思考提出问题,超越简单的答案,验证自己对过分简单或过分古怪的观点或说辞的怀疑。最重要的是,心理学需要我们进行思考——思考我们为什么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并能够就此与他人交流。批判性思维包括评估他人的说辞时的好奇和怀疑,以及对自己的想法和信念的好奇和怀疑。

     

    对心理学家而言,批判性思维意味着要谨慎地应用科学方法,检验自己的想法和偏见,并在结果不确定时存疑。好奇是心理学的要素,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通常只有在感受到了负面影响时或某些功能运转不正常时才会思考行为的原因(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为什么我的狗总是啃我的鞋)。人们总是会为非正常的事物寻找理由。但作为心理学家,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对各种各样的行为都要问问为什么——不只关注异常的或者有问题的行为,还关注日常活动和经验(例如,我们是如何记得自己把钥匙放在哪里的)。正因如此,心理学理论应该对所有行为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小心谨慎地提出怀疑。我们的身边从来不乏号称能控制体重、增强记忆力、增强性功能的“神奇”产品的广告。作为消费者,我们收到的信息总是与真实信息有出入。但是作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就要保持适度的怀疑(“这种号称能帮助人们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的节食方法是否有足够的依据”)。保持怀疑很困难,尤其在需要寻找自己不愿相信的证据时,因为我们总是期望得到比真实情况更好的产品。理想化的期望是一码事,但如果人们将金钱和感情投入到并没有那么好的产品上时,就是令人心碎的另一码事了。因此,怀疑和好奇都是提出重要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态度能引导我们寻找证据并对证据做出评估。

     

    通过学习一些技巧可以习得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Halpern,1996)。研究发现,以下这些习惯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 保持好奇。简洁的答案有时候过于简化,而常识也并不总是正确的(甚至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如“太阳绕着地球转”)。

    2. 检验证据的性质和来源,并非所有研究都有较高的有效性。

    3. 检验假设和偏见。既要检验自己的假设,又要检验他人的假设。

    4. 避免过度情绪化的思考。情绪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在意什么,但这并不总是有助于批判性思考和决策。

    5. 接纳存疑。复杂的问题很少有明确的答案。

    6. 考虑其他观点和解释。

    遵循上述步骤,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技巧。但同时还要知道批判性思维不是什么。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哲学,不是一种信念,不是真理,它也不会引导所有人都得到同样的答案。复杂问题的答案总是相对不确定的,对同一个问题经常有多个似乎合理的解释。尽管批判性思维不能确保我们得出正确的答案,有时甚至得出不理想的答案,但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找到并证明相对较好的答案。

     

    批判性思维意味着要尊重并思考多元化的观点,同时也意味着有些观点并非正确。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将一种观点看作最佳答案,是因为大量证据都指向这一观点。批判性思维并非消极地或者武断地进行批判,而是需要你有意识地检验知识、信念和得出结论的方法与手段。

    真正地进行批判性思维并不简单。这要求我们打破一些人人(甚至包括优秀的科学家和大多理性思想者)都会有的持久的思维习惯。比如,认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应(Proninet al.,2006)。人们总是在思考“宿命”的安排,但“宿命”一词虽然应用广泛却并不科学,它常常描述我们倾向于规避的风险。设想下面的情景:

    乔恩向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院提交了入学申请。他的妈妈非常乐观,在还不知道儿子是否会被录取的时候就送了他一件斯坦福的T恤。那么,如果发生下面两种情况,分别会怎样呢?

    1. 乔恩在等待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结果时就穿上了这件T恤。他会被录取吗?

    2. 乔恩把这件T恤收在柜子里,决定等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结果出来以后再穿。他会被录取吗?

    研究发现,看到第一种情况(乔恩穿上T恤)的被试比看到第二种情况(乔恩没有穿T恤)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乔恩会被录取(Risen&

    Gilovitch,2008)。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们真的会以为穿一件T恤就会影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决定吗?事实并非如此。不过人们真的会夸大偶然事件的意义,尤其是在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如果乔恩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通知下来之前就穿上斯坦福的T恤,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录取,人们一般认为乔恩至少有一定的失误之处,是“宿命”打败了他。这种情况给人们(包括乔恩)的印象会比较深刻。而如果乔恩没有穿斯坦福的T恤,则无论是否被录取,人们都不太会在意他之前是怎么处置T恤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乔恩先穿上了斯坦福T恤,然后如愿收到了入学通知——此时我们会称这件T恤为“幸运T恤”。)(见图1.5。)

     

    科学家希望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联系和因果充满好奇,但在现实研究中,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人类的大脑可能过于希望得到因果联系了。因为要运用大脑来研究它本身(比如,在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中都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小心地绕过思想的樊篱,进行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要进行批判性和科学性的思考。

     

    奇妙的心理现象

    外星人绑架事件

    我们偶尔会听说外星人绑架、幽灵出没等超自然现象。数不清的影视节目,无论是科幻片还是纪录片,都在强化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和真实性。外星人绑架事件可能是最离谱的故事了,但还是有人相信那是真实事件,或者至少有真实的可能性。更有趣的是,那些声称被外星人绑架过的人会提供极详尽的细节信息。但这类绑架事件通常缺乏物证。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外星人绑架事件的真实性呢?

     

    科学家和批判性思想者都会应用简约性原则,简约性原则是说我们应该接受对现象的最简单的解释。对外星人绑架事件而言,是否有更简单的解释呢?也许有。研究外星人绑架事件的心理学家观察了这些目击者或者当事人,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些有趣的行为模式。第一,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在上映与外星人有关的科幻电影之后,对外星人绑架事件的报告往往会激增。报告的细节通常与电影里的某些细节相符(Clancy,2005)。第二,不难发现,报告被外星人绑架的人更爱幻想,而且更容易出现错误记忆(指生动地回忆并坚信未曾发生的事情;Lynn & Kirsch,1996)。第三,声称被外星人绑架的人较多地经历过睡眠性麻痹(在睡眠中醒来,有意识却动弹不得——一种不常见的暂时性状态),在麻痹状态中会出现幻觉(McNaily et al.,2004)。简约性原则常常会指引我们找到真正的答案,尽管这些答案有时候看起来并不那么精彩。

     

    快速问答1.1b 培养科学素养

    1. 练习好奇和怀疑假设和信念的人会应用  。

     A 批判性思维

     B 伪科学

     C 假设

     D 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型

    2. 科学素养不包括   。

     A 收集知识

     B 接受常识的解释

     C 批判性思维

     D 在日常问题中应用科学信息

    3. 保罗在考虑是否服用医生建议的控制胆固醇的药物。他去图书馆查找信息,发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进行的多项研究证明了这种药物的有效性。保罗的做法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哪个方面?

     A 保罗检验了证据的性质和来源。

     B 保罗只是很好奇。

     C 保罗没有考虑多方观点。

     D 保罗避免了过度情绪化地思考。

     

    答案见附录一。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