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重点图书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实践指南: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疗法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经典之作!北京理工大学贾晓明教授诚挚推荐:英文原版卖到脱销,千金难求!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实践指南
作者:(加拿大)Howard E. Book.
译者:邵啸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705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2303
    装帧:平装
    页码:256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哪些人能够从本书中获益

    本书主要面向三大类读者:其一,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工作者,无论是哪个领域,无论实施的是长程心理治疗还是精神分析,或是两者兼具,只要有志于学习CCRT取向的BPP即可;其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生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无论是临床心理学项目、精神科项目、还是社工项目;其三,目前正于上述这类项目中受训的学生。

    本书的框架和内容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当中,先是回顾了一些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常识(第一章),然后再聚焦于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BPP。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发展出一个特定的治疗焦点(focus),从而以这一有限却很重要的焦点为目标来开展后续的治疗(Høglend & Heyerdahl,1994)。因此,本书第一部分的重点就是让读者体验一下这种易学好懂,按部就班的治疗方法,体验一下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疗法中治疗焦点的形成过程。我会用许多章节通过临床案例来详细地描述这一过程,通过练习让大家学到发展出治疗焦点的技巧和技能。另外,在第六章的问与答部分,我也会呈现一些读者在学习核心冲突主题时和在发展出治疗焦点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疑惑。
    在第二部分当中,我先是描述了实施CCRT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方法。通过Benton小姐这一具体的案例,我在她叙述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和评估,确认她是否适合接受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并形成她的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焦点。然后,在对话细节的帮助下,16次CCRT-BPP的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及结束阶段进而得以描述。为了加深和扩展第二部分与临床实践的关联,我也会提供一些在Benton小姐案例中可能会发生的其他情况及其处理方法,而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在进行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模式的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中经常会遇到的。在第二部分的每章末尾,我会呈现一些我跟同事在进行CCRT-BPP的教学工作坊(workshop)时被问及的问题,及其相应解答。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能让读者更好地通过本书进行学习。作为本书的特色之一,我希望这种互动性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们更好地了解基于CCRT法的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实施方法。对应于第一部分一步一步的方法描述,第二部分会帮你打下更为扎实的CCRT-BPP的基础。


  • 推荐
    诚如Stanley Messer博士所言“所有的心理治疗师,无论理论取向和职业背景,都将在阅读这本优秀临床指南的过程中获得巨大收益”,本书在卷帙浩繁的心理治疗书籍中堪称“清流”,即使以心理动力学为理论框架,但全无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深奥”“晦涩”,而是清晰明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都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专业审慎的态度、生动流畅的语言,呈现了如何在短程动力取向治疗的体系中使用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来帮助来访者。这是一本华丽而杰出的教材,相信可以成为很多心理治疗师的案头书。
  • 作译者序
    作者简介
    霍华德·E.布克(Howard E. Book)
    加拿大多伦多Clarke精神医学院精神科住院医生短程心理治疗培训项目的协调员,多伦多Clarke精神医学院研究生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培训项目的董事,加拿大女性教学医院(Women’s College Hospital)女性短程心理治疗中心的创始执行董事,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系的副教授,以及加拿大医生皇家学院会员(FRCPC)。他是一名私人执业的短程和长程心理治疗的治疗师和督导,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和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译者简介
    邵啸 清华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成员。目前于纽约大学攻读心理健康咨询硕士学位,并于纽约市曼哈顿区Hamilton-Madison House社区心理健康诊所实习。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北京、天津新东方学校GRE长难句、SAT语法、SAT词汇英语教师,译有《心理治疗中的首次访谈》一书。
  • 序言
    作为一名习惯于对病人进行每周1—3次、长达数年的心理治疗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我原本对于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Brie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BPP)不感兴趣。尽管知道这种治疗模型,但是我却曾经将其视为一种二流的、“创可贴”式的疗法—相比于贵族式的长程疗法来说要拙劣不少。然而,大概10年前,我对于BPP的兴趣却在相互交织的四种力量的作用下被激发了。首先,越来越多的优秀研究显示,BPP是一种帮助患有心理问题的病人缓解突出症状的有效的治疗模型(Howard, Kopta, Krause, & Orlinsky, 1986; Smith, Glass, & Miller, 1980)。其次,我惊讶地发现在住院实习医生的训练项目中,对于心理动力取向疗法的强调越来越少(Reiser, 1988),而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Messer & Warren, 1995)。资源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这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和趋势让病人获得心理治疗的途径越来越艰难,机会也越来越稀缺。
    第三,途径和机会出了问题,而经济上的承担能力也不容乐观。正在兴起的医疗—工业联合体(medical-industrial complex)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从而导致了心理和精神健康领域的消费遏制趋势,结果就是人们必须要在服务质量和利润率之间做出取舍(Book, 1991; Relman, 1980, 1983; Starr, 1982),这让我开始对BPP作为一种有效的、共情性的疗法产生了兴趣。最后,我的临床工作经验让我有兴趣去探索精神分析概念的强大以及精神分析性疗法的治疗潜力。于是,我和跟我有同样想法的同事们(Drs. Harvey Golombek, Kas Tuters和Christine Dunbar)就开始去尝试了解了一系列的BPP学派。通过这种尝试和探索,我们力图将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培训项目纳入到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精神病学系和继续教育办公室的资助计划当中。
    最终,我开始联系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精神病学系的心理学教授Lester Luborsky,并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培训。20多年来,Luborsky教授和他的团队发展、研究并改善出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借此去得出一个临床上相关且范围有限的焦点,它叫做核心冲突关系主题(CCRT),进而围绕着这一焦点进行心理治疗(Crits-Christoph, et al., 1988; Luborsky, 1977, 1997; Luborsky, Crits-Christoph, & Mellon, 1986)。在有限的疗程里发展出一个独立的焦点并对其进行工作,这是所有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流派都认同的对自己的描述。CCRT法BPP吸引我们的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从教育者的角度讲,我们惊讶于在学习和传授发展得出关键CCRT焦点方法时的容易度。第二,从实践的角度讲,我们发现CCRT法BPP很容易被不同流派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所接纳和实施,无论他们是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还是自体心理学流派的。第三,从临床的角度讲,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病人,CCRT法BPP在缓解症状和进行有限却显著的性格改变方面效果显著,这种效果让我们为之着迷。在一系列讨论之后,上述三个原因促成了我们将CCRT法BPP作为我们的短程心理治疗培训项目的唯一选择。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所提供的9个月的高强度CCRT法BPP项目培训了超过40位心理健康从业者—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工、家庭治疗师、从业护士,而且我们所提供的为期半天到两天的工作坊更是有数百位从业者前来参加。
    在进行教学和开设工作坊的过程中,我的心中逐渐萌发了写作本书的想法,因为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了教学领域的市场上缺乏这样一本手册,一本能够让不同流派的治疗师轻松地了解和一步步地学习实施CCRT法BPP的手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尝试写作这样的一本互动式的、通俗易懂的、便于实操的手册。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通过广泛的临床案例呈现了CCRT疗法的框架和模型,从而让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一种易学易练的、步骤清晰的得出病人CCRT治疗焦点的方法。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借由对于Benton小姐(名字和身份信息已经过伪装)16次会谈治疗过程的回顾,我展示了对病人实施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全过程。无论是在第一还是第二部分,为了能让理论概念更加便于理解和应用,我都配以了大量真实的临床对话进行示例。

    Howard E. Book

  • 目录
    第一章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与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的介绍

    第一部分 发展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第二章 确定CCRT焦点
    第三章 让隐含的CCRT组成部分浮出水面
    第四章 BPP的目标:实现希望
    第五章 如何向病人呈现CCRT
    第六章 治疗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 CCRT法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实践:一个案例研究
    引言
    第七章 评估过程:在收集个人历史信息和实施精神状态检查的同时去捕捉关系片段
    第八章 社会化访谈
    第九章 第一阶段(第1—4次治疗会谈):展现CCRT的普遍存在性
    第十章 第二阶段(第5—12次治疗会谈):鉴别和修通RO
    第十一章 第三阶段(第13—16次治疗会谈):治疗结束
    第十二章 结语

    参考文献
  • 摘要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目标在于:在有限次数的治疗中,缓解或解除症状,并实现有限却重要的性格改变。BPP与紧急心理治疗和危机心理治疗这两种短程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意在提供一种有限却重要的性格变化。BPP与长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区别在于,它的治疗次数有限,且能改变的性格特征有限,而长程动力取向疗法则通常持续数年,且造成的性格改变更加广泛和深入。
    如同所有类型的动力学疗法一样,也包括长程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BPP的实施需要治疗师将支持性技术和表达性技术相结合。支持性活动的作用在于,让病人在治疗中感觉到足够安全,从而能够忍受那些与潜在痛苦和被压抑记忆有关的焦虑。表达性活动,如共情性评论、澄清、面质和释义,能够在病人感到安全之后鼓励她意识到并且表达出那些先前被否定的内容。
    能够在BPP中表现良好的病人具有如下特征:展示出一定的自我强度;在卷入和分离方面困难较小;具有心理学头脑;有动力在16次的治疗中处理他们的困难(Crits-Christoph & Connolly, 1993)。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特征是:有限的治疗次数,以及治疗师选取一个特定的焦点作为治疗的任务。本书涉及的治疗焦点是CCRT焦点。这一焦点指的是一个持久且反复的冲突关系模式,病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何人时它都会展现出来。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