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基础教材
家庭治疗技术(第二版)
作者:(美)Patterson, J.
译者:王雨吟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585-2
    装帧:平装
    页码:320
    开本:16
    纸张:轻型
  • 内容简介
    本书不愧为新手家庭治疗师的必读“圣经”,它囊括了治疗师开始接诊来访者时想要了解的所有信息,并提供了“手把手”的指导。它带着读者从摄入性访谈开始,一步步地学习如何进行评估、制订治疗计划、实施具体干预、建立微妙的治疗性关系、在治疗陷入困境时成功突围。书中还介绍了夫妻治疗、家庭治疗等具体主题。作者用清晰而富有趣味的笔触,让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让技术更易于学习操作。第二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富有价值的实践资源:
        ● 总结了最新的临床发现;
        ● 增加了新的案例;
        ● 更注重对理论的综合与灵活运用;
        ● 增加了新的话题,例如“怎样与不喜欢的来访者打交道”。

      这本书将为那些初诊时神经紧绷、不知所措的新手家庭治疗师注入极大的信心,真正提升其实践能力。它无疑是当前家庭治疗学习与培训最理想的教材之一。
  • 推荐
    1、本书前一版以其基础性与实用性备受学生和初级从业者的青睐,成为了家庭治疗的经典教材。新版全面更新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治疗案例和话题,不但为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关键的理论问题,更涵盖了大量“如何实践操作”的信息 2、著名家庭治疗师盛晓春、孟馥、易春丽倾情推荐 3、读者:新手家庭治疗师和培训学员等
  • 作译者序
    JoEllen Patterson博士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教授,加州大学家庭与预防医学系以及精神病学系临床副教授。
      Lee Wiilliams博士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教授,并在圣地亚哥医疗中心为退伍军人提供伴侣治疗服务。
      Todd M. Edwards博士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副教授、主任,加州大学家庭与预防医学系临床副教授。
      Larry Chamow博士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临床教授,并在加州太平洋家庭研究中心从事临床治疗工作。
      Claudia Grauf-Grounds博士 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婚姻与家庭项目教授、主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师。
  • 序言
    推荐序
    潮  溪

    一个多世纪以前,心理治疗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事情。
    半个多世纪以前,心理治疗也成了一个人和一家人之间的事情。
    时至今日,会和一个人工作的是多数,会和一家人工作的是少数。
    可听一位业界名人说:个人问题绕来绕去,往往还是绕不开家庭。
    你可能会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是家庭很重要,家庭治疗很重要之类的……
    的确,只要是人,就无法抹去家庭的痕迹——你可以没有配偶,也可以没有孩子,但你不可能没有父母,和父母的父母。
    甲骨文里,房屋下面摆上野猪用来祭祀,就叫家;
    百度百科对家的释义是: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数十年如一日与家庭一起工作的治疗师可能会说:家,既可能是幸福的源泉,带来无尽的快乐;也可能是万恶的深渊,生出无限的烦恼……

    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或许如水过石滩,也许无声无息;但我在大连海滩上,不仅看见过被潮水打磨得光洁无比的鹅卵石,也看见过浑身被浸泡敲击得像毛玻璃一样粗糙的玻璃片……
    每一天,每个家庭都发生着许多事情。这些事情,或如溪流,或如海潮,影响着、刻画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培育着每个人的所谓心理问题和障碍。

    如果你有闲暇,或者有志向,愿意了解家庭的奥妙,这本由5位美国人撰写的《家庭治疗技术》便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是家庭治疗的门外汉或者新兵,那么这本书能指导你从准备初次访谈开始,按照一定的步骤,有章法地对家庭开展工作;如果你是老手或者高手,那么它也能帮助你把多年的感悟分门别类地梳理好,同时为你提供一些新的、可供参考的观点。
    难能可贵的是,在第一版4位“老作者”的基础上,第二版又加入了一位“新人”,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初始访谈的环节与过程,缩减了第一版对治疗进程的某些步骤相对庞杂的表述,增加了对爽约、耗竭的处理,以及有关应对我们不喜欢的来访者等非常务实的内容,对实际工作有更好的指导性。
    译者王雨吟是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方向毕业的博士,也是中德班家庭组第三期的优秀成员。她还担任过国际创伤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现场翻译,有着很好的专业背景和语言基础,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把作者的思想和经验很好地展现给了读者。
    或许,本书的作者没有像巴金那样,把《家》里的人物描绘得那么细腻深刻,也没有像著名治疗师卡尔怀特克(Carl Whitaker)那样,用绘画一般的语言去描述家庭的格局和进程,但这还是不妨碍你怀着欣喜和期待的心情去阅读这本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述着对家庭问题的理解和如何做家庭治疗的书。
    曾经听人讨论甚至争论,心理治疗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或许,无论说它是反映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还是说它是减轻负担、美化生活的创作,都有道理。
    说心理治疗是科学的论据在于有一系列的相关内容被列为大学、研究机构的研讨课题,还有无数的研究人员在用各种科学的或显得很科学的方法“捣鼓”它。而说它是艺术的同仁们,无论是属于学院派、实战派,还是江湖派、混沌派,都会特别看重心理世界、人际互动以及治疗师本人在此过程中极具个性的经验、灵感和创造力的部分。
    反对“非此即彼”,提倡“不分彼此”或“彼此兼顾”、“无可无不可”逻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师们肯定会说心理治疗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究,用艺术的精致去创造,或许也是学好家庭治疗的蹊径吧。

    有人说,家庭是一笔永远也算不清的“糊涂账”。如果你试图弄明白其中的奥妙,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
    但无论算得清还是算不清,家庭还是会像人类一样,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一如海边的潮、山间的溪,或奔腾呼啸,或静静流淌……

    盛晓春  
    2011年11月22日
  • 目录
    第一章 新手家庭治疗师 1
    准备开始 4
    处理焦虑和自信问题 5
    治疗师发展阶段 7
    对临床工作的强迫 9
    处理耗竭 10
    整体框架 11
    小 结 12

    第二章 初始访谈之前 15
    处理家庭对治疗的期待和焦虑 15
    对于初次接触来访者的建议  18
    需要采集哪些信息 20
    谁该参与治疗 22
    初步假设 24
    小 结 26

    第三章 初始访谈 27
    初始访谈的阶段 27
    建立联结:如何加入来访者 28
    处理管理性事务 30
    明确来访者对于治疗的预期 35
    培养动机 39
    建立信任度 41
    小 结 43

    第四章 评估实施指南 45
    初始评估 46
    潜在伤害性因素 49
    评估物质滥用 59
    评估生理因素和神经方面因素 63
    一般心理社会评估 67
    小 结 80

    第五章 建立治疗焦点 81
    建立治疗计划 82
    治疗计划案例 106
    影响治疗的变量 109
    小 结 110

    第六章 基本的治疗技术和干预 111
    尽快实施干预还是先建立关系 111
    基本咨询技术 114
    系统家庭治疗师独特的干预措施 126
    熟练运用干预技术 128
    小 结 130

    第七章 与家庭和儿童一起工作 133
    儿童及青少年障碍评估 134
    当孩子是来访者时的家庭干预 138
    修正后的家庭生活周期 142
    家庭发展中的各种变动 160
    小 结 168

    第八章 夫妻治疗 169
    有效夫妻治疗的关键 170
    特殊话题 183
    夫妻治疗何时可能无效 192
    小 结 193

    第九章 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庭 195
    个体和家庭的概念 196
    家庭背景下的个体诊断 198
    抑 郁 203
    焦 虑 210
    酒精和毒品滥用 215
    冲动控制障碍 220
    小 结 226

    第十章 不让治疗受阻 227
    理解来访者对于改变的矛盾心理 228
    治疗师进行干预的迟疑 230
    治疗师-来访者的日程和时间的不匹配 230
    治疗师缺乏理论定位 232
    督 导 234
    自我督导提问 235
    文献检索 236
    取消预约和爽约 240
    其他家庭成员不愿参与治疗 242
    秘 密 243
    治疗机构的影响 244
    反移情:治疗师的问题如何产生影响 247
    应对我们不喜欢的来访者 250
    小结:最后的提醒 252

    第十一章 结  束 253
    共同结束 254
    治疗师结束 258
    来访者结束 261
    小 结 263

    第十二章 未来的家庭治疗 265
    医疗改革:对你和来访者的启示 266
    治疗领域的新兴趋势 270
    治疗师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旅程 277
    小 结 278

    参考文献 281
  • 摘要
    译者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对家庭治疗感兴趣,并愿意学习和在实践中运用该种方式干预来访者。此时,一本包含明确指导原则的相关书籍会是想要在家庭治疗领域有深入发展的临床工作者的迫切需求。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书籍。
    本书结构非常清晰,是按照咨询的时间进程编排内容的。这能够使读者对于整个咨询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清晰而具有框架性的认识。从初始访谈前的接触开始,到初始访谈、评估测评、治疗计划的制订、具体干预实施,直至结束,作者都给予了清晰地阐述。本书作者还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进行了独立的阐述:如何对夫妻开展工作,如何对有孩子的家庭开展工作,如何对有心理病患的家庭进行工作。家庭治疗师不仅能够从阅读这些章节中获益,还可在遇到特定类型的来访者时着重阅读相应章节,此时将会有更大的收获。除此之外,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就对新手治疗师将会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阐述。这部分内容在许多书籍中都未曾得到重视,然而,我相信大量新手家庭治疗师都能够从这部分内容中获益良多。这也反映出本书确实是作者在家庭治疗培训和督导过程中总结而来的,因为它非常贴合新手家庭治疗师的需要。
    本书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框架,从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随着多学科的研究不断发展,对于各种心理障碍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和多元化。另外,临床工作的工作特质也决定了临床工作者不可能脱离各相关环节闭门造车。作为一名有心理学受训背景的临床工作者,我了解许多心理学临床工作者较易陷入过度看重心理学因素的误区,而忽视了其他大量有贡献的生物、社会因素,从而大大减弱了治疗的效力。本书所坚持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框架,能够减少临床工作者进入误区的几率。此外,本书还强调临床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例如与医生、学校咨询师、保健人员等合作,充分体现了系统式的思考模式。
    本书内容丰富但阐述非常精练,同时又极具指导性。例如有关预检表、知情同意书等,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示例和解释,对临床工作者开展实践工作很有帮助。对于与本书主题不太相符但又非常重要的主题,例如各类精神科药物的使用、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作者给予了简要的回顾,以使读者对这些内容有大致了解,同时又不占用过多篇幅。
    书中所涵盖的家庭治疗相关知识丰富而多彩,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并不时反思自己的治疗过程。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正因如此,我非常希望能够将书中的内容尽可能准确而通顺地展现给读者。然而,翻译中一定还有很多疏漏和不足,请读者多多指正。
    最后,我要感谢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我很多支持和帮助的家人及朋友。感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易春丽讲师,是你引领我走上家庭治疗的道路,并在翻译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专业知识上的帮助。感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杨寅和硕士生牟文婷,在接到本书翻译工作的时候正是我为博士论文焦头烂额的时刻,是你们给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顶住压力同时完成两份工作。感谢我的至交好友,加拿大维尔福瑞德劳瑞尔大学商学院讲师战宇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胡月琴、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系讲师黄韫慧以及自由证券研究者刘皓,感谢你们在生活上给予我的支持和关心。感谢我的母亲应黎女士,感谢您对我生活的照顾和工作的督促,使我能够如期完成这项工作。

    王雨吟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