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其他
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
用不一样的积极方法改善儿童问题行为
作者:昝飞
咨询与治疗,行为疗法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136-5
    装帧:平装
    页码:262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共十章。第一章介绍了积极行为支持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来源;第二章对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产生原因等内容进行了说明;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功能评估的概念、具体方法以及评估过程;第四章则介绍了基于功能评估如何开展行为干预的思路以及行为干预计划制订的内容;第五章到第七章则根据行为功能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如何开展行为干预,具体行为功能包括社会性正强化、社会性负强化以及自动化强化三类功能;第八章介绍了行为维持和迁移的相关概念,以及用于行为维持和迁移的干预策略;第九章和第十章则分别介绍了积极行为支持在学校及家庭中的应用。

           总之,《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在编写过程中对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仔细梳理。比如,在介绍具体干预策略如何设计时,《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依据功能合理和不合理对干预的目标进行了区分。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完善的行为干预计划既要考虑个体问题行为功能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其不合理性,这两类干预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干预计划设计者的角度来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则是不一样的。因此,《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对此进行了区分,以使得对相关内容的陈述和分析更加明晰、更具可操作性。

           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希望能够尽可能做到理论与方法并重,既强调专业性,又可普及到社会生活中。《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可以作为大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教材或者参考书,也可作为临床工作人员、教师的培训或进修教材,更可为家庭教育尤其是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 推荐
  • 作译者序
      昝飞,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特殊儿童行为问题与干预、自闭症儿童干预与训练、特殊儿童言语障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经主持过国家哲学社会青年基金等项目。参与编写的著作有《行为矫正技术(第二版)》《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概论》等,译著及参与翻译的著作有《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全纳性教育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心理学》等。另外,还从事教育和心理方面的临床咨询工作,尤其在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 序言
  • 目录
    第一章 从应用行为分析到积极行为支持
    第一节 积极行为支持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积极行为支持
    二、积极行为支持的核心特征
    第二节 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基础
    一、应用行为分析
    二、正常化思想与融合教育运动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四、社会生态学理论

    第二章 问题行为的定义、表现及其原因
    第一节 问题行为及其表现
    一、问题行为与挑战性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常见表现
    第二节 与问题行为有关的原因
    一、常见的不恰当的解释
    二、基于行为功能的问题行为原因解释

    第三章 行为功能与评估
    第一节 行为功能概述
    一、行为功能的概念
    二、行为功能的分类
    第二节 行为功能评估
    一、行为功能评估与行为功能分析
    二、行为功能评估过程
    三、行为功能评估方法

    第四章 基于行为功能的行为干预思路及行为干预计划制订
    第一节 基于行为功能的行为干预思路
    一、基于行为功能合理性的干预思路
    二、基于ABC序列的干预思路
    第二节 制订行为干预计划
    一、确定行为干预措施的基本原则
    二、以功能为基础的行为干预计划

    第五章 与社会性正强化有关的行为干预策略
    第一节 基于功能合理的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用于行为发生之前的干预策略
    二、用于发展恰当的替代行为的干预策略
    三、用于行为发生之后的干预策略
    第二节 基于功能不合理的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用于发展恰当行为的干预策略
    二、基于环境调整的行为干预策略

    第六章 与社会性负强化有关的行为干预策略
    第一节 基于功能合理性的行为的千预策略
    一、针对厌恶的作业、任务、操作工具
    二、针对厌恶的事物、场所、人
    ……
    第七章 与自动化强化功能有关的干预策略
    第八章 促进行为维持与迁移的策略
    第九章 学校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第十章 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
  • 摘要

      (2)要求情境则是向个体呈现一个相对较难的作业任务(如学业任务或者类似涂色、摆放物体之类的操作任务),或者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个体回答,用于测试行为是否具有社会性负强化功能。在这个情境中,当问题行为出现后一个体会中断,或者停止作业任务或问题回答。


      (3)独自一人的情境则是要求个体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房间内没有任何刺激物和其他人员,这一情境用于测试自动化强化功能。一般来说,缺乏外界刺激物被认为是引发自动化强化的一个因素,在缺乏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个体的问题行为往往会增加。对这一情境中个体行为的观察最好通过单向玻璃进行。


      (4)游戏情境则是向个体提供一些他所喜欢的材料或者活动,给予其丰富的刺激,同时评估者在整个过程中也对个体给予持续的关注,以保持与个体的积极互动。在这四个情境中,前面三个情境是问题行为的测试情境,而游戏情境则是测试情境的控制情境。评估者通过比较前三个情境中问题行为与游戏情境中的不同,从而对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判断。在游戏情境中,评估者通常不对个体提出任何要求,以避免引起个体的逃避反应。一般来说,这一情境中个体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较低。


      当评估者收集到个体在这四个情境中的行为资料之后,就可以对其问题行为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验证。比如,通过比较个体在关注情境中的行为与游戏情境以及独自一人情境中的不同,可以确定获得关注是否是个体问题行为的一项功能。如果在关注情境中,个体的问题行为高频率发生,而在后两个情境中问题行为发生较少,那么个体的问题行为功能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获得环境中其他人的关注,即具有社会性正强化功能。又如,如果在要求情境中个体的问题行为是高发的,但在另外两个情境中问题行为发生较少,那么行为的功能就指向于逃避困难的任务(如作业或者问题),属于社会性负强化功能。如果相比其他情境,问题行为在个体独自一人的情境下大量出现,则表明行为自身对个体提供了强化,即强化不是来自于环境的,而是属于自动化强化或者生理方面的强化。
      ……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