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基础教材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原著第二版)
北京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力荐!囊括100多项技术与策略,是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案头书!
作者:(美)罗伯特·L.莱希(Robert L. Leahy)
译者:宋一辰
心理治疗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5371
    装帧:平装
    页码:556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认知治疗技术和策略的大全,也是一本手把手的教学实践手册!作者莱希博士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又博采众家之长的认知治疗师,他在书里分门别类地记录了认知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还吸纳了其他疗法中的相关技术。本书结构清晰,如同辞典。每一项技术都先介绍理念,再描述使用方法,接着通过一段对话进行咨询实例展示,之后还会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进行扩展。最后,每个技术都呈现为一张工作表,附在章节末,读者可以直接拿去使用。在本书最后几章,作者还完整地呈现了三个咨询案例,读者仿佛亲临三例高质量的长程临床观察,可以直观地看到治疗师是如何综合运用认知治疗技术进行心理治疗的。
  • 推荐
      本书是认知治疗技术和策略大全。莱希博士基于认知模型,根据使用场景分类介绍了多种认知治疗技术,并配以实用范例。这些技术并不局限于某种或某类障碍,而是可以跨诊断使用的。因此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既可以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工具书,也可以为有经验的咨询师丰富他们的“技术池”。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够从中获益。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临床与咨询学院副院长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
  • 作译者序
    【作者简介】

    罗伯特·L.莱希(Robert L. Leahy)
    美国认知治疗研究所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心理学教授,《国际认知治疗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Therapy)副主编,认知行为治疗协会、国际认知心理治疗协会、认知治疗学会前主席。



    【译者简介】

    宋一辰
    华北电力大学心理咨询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目前正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接受奥地利国家心理治疗师执业资格培训。
  • 序言

    译者序


    许多有经验的咨询师轻技术而重个人成长。在进行心理咨询时,他们会通过强大而稳定的自我人格,与来访者形成抱持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进行疗愈。可这样的过程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慢慢积累,新手咨询师在面对当下紧迫的问题时仍然感到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常常体现在督导中,新手咨询师拿出一个卡在一半的案例,问应该怎么办。督导师却很少直接给出具体方法,而是引导新手咨询师回顾和觉察,让他们自己体会出最适合的方法。当然,根据不同流派的理念,督导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似乎普遍的观点认为,技术并不是解决咨询困境的核心。


    不过,就像武侠小说里讲到的练武,内功修为固然重要,一招一式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许多咨询技术的有效性已被研究印证。尤其是认知疗法,本身就是以拥有大量标准化的技术而著称。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学习技术,是入门的重要一步,这会让他们在咨询过程中更自信。即便是成熟的咨询师,通过不断学习、尝试和合理使用新技术,也能在咨询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知治疗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心理疗法之一,相比于精神分析等流派,其特点是结构化、见效快,尤其适用于行为矫正和情绪管理。本书就是一部认知治疗技术的工具书。作者Leahy博士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又博采众家之长的认知治疗师,他在书中分门别类地记录了认知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还吸纳了其他疗法中的相关技术。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如同字典。每一项技术都先介绍理念,再描述使用方法,接着通过一段对话进行咨询实例展示,之后还会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进行扩展。最终,每个技术都呈现为一张表格,附在章节最后,读者可以直接拿去使用。在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作者还完整呈现了三个咨询案例,读者可以直观看到咨询师是如何综合运用认知治疗技术进行心理治疗的,仿佛亲临了三例高质量的长程临床观察。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操,可以说是一本手把手的教学实践手册了。

    当然,需要警觉的是,正如前面所说,技术从来不是心理治疗的核心,我们要防止掉进技术的迷窟里。技术只是工具,是为人所用、服务于来访者的。技术不是咨询进展不顺利时的救命稻草,也不是咨询师回避焦虑的挡箭牌。一遇到障碍就想学习更多的技术,这种思维可能会同时伤害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理咨询,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永远是需要毕生修习的内功。


    另外,正如前面反复强调的,本书是一本字典型的工具书,不能代替教材。想要系统学习认知疗法,还需要单独选配教材,参加培训和督导。也正因为如同字典,它的意义便在于被查阅,而非全文背诵。读者不必贪多求全,样样技术都要掌握。再有,对于非心理咨询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本书太过繁杂,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不适合自助。如有自助需求,可以阅读我参与翻译的另一本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引进出版的认知疗法系列书籍——《理智胜过情感》。相比之下,那本书更加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容易上手。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更好的选择。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颇有意义。在翻译期间,我从一名国内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转变为国外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生,这本书见证了我职业和生活重大转变的全过程。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获益匪浅,乐在其中。对心理咨询领域的未来,我充满期待;对自己,我同样也充满期待。希望这本书可以为国内同行在认知疗法的学习道路上提供帮助和启发,也希望我可以通过这本书和同行们有更多交流。
    本书的翻译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万千心理”的信任和戴婕编辑的支持。本书涉及的名词及概念尽量参照学界通用译法。但限于水平,纰漏在所难免,望读者谅解。另外,我的好友胡斌协助进行了全书表格的整理。我的学生沈亦夫、谭相宜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校译。我的好友丁嘉恒提供了文字方面的反馈与润色。感谢他们对我翻译工作的热心帮助,也感谢他们给予我初到异乡时的远程陪伴。祝他们学业有成,生活顺遂。



    宋一辰
    2021年10月于维也纳
  • 目录
    第一部分 开始认知治疗

    第一章 引言


    第二部分 技术

    第二章 引出思维
     技术:区分事件、思维和感受
     技术:解释思维如何引发感受
     技术:区分思维和事实
     技术:评估情绪强度及对思维的相信程度
     技术:寻找特定信念的变化
     技术:认知扭曲类型
     技术:垂直下降
     技术:评估序列事件概率
     技术:猜测思维
     工作表

    第三章 评估和检验思维
     技术:定义用语
     技术:让定义清楚客观
     技术:思维的成本收益分析
     技术:检验短期和长期成本收益的有效性
     技术:检查证据
     技术:检查证据的质量
     技术:辩护律师
     技术:理性回答和自动化思维相关吗
     技术:正反思维的角色扮演
     技术:区分人和行为
     技术:检查行为在不同情境中的变化
     技术:用行动解决消极思维
     工作表

    第四章 评估假设和规则
     技术:识别潜在假设或规则
     技术:挑战“应该”陈述
     技术:识别条件规则
     技术:评估次级假设
     技术:检查价值系统
     技术:区分进步和完美
     技术:把复发当作再学习的机会
     技术:个案概念化
     技术:检查完美主义的意义
     技术:培养好奇心,增加面对挑战的积极经验,促进成长而非追求完美
     技术:发展新的适应性规则、标准和假设
     技术:权利法案
     工作表

    第五章 检查信息加工和逻辑错误
     技术:证实偏差
     技术:有限搜索
     技术:忽略基础概率
     技术:检验逻辑
     技术:联系无关事件,发现并不存在的模式
     技术:挑战错误的二分思维
     技术:推导荒谬结论
     技术:情绪诱导
     技术:近因效应
     技术:逻辑谬误
     工作表

    第六章 修正决策
     技术: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技术:预先承诺策略
     技术:抛掉沉没成本
     技术:修正决策中的情绪推理
     技术:把改变看作获得而非失去
     技术:克服后悔厌恶
     技术:为未来的自己做决定
     技术:扩展奖励来源
     技术:比较不同选择的风险
     工作表

    第七章 应对和评估侵入性思维
     技术:正念脱离
     技术:思维气球
     技术:检验思维行为混淆
     技术:思维是否与我有关
     技术:欢迎访客
     技术:思维小丑
     技术:放弃控制思维
     工作表

    第八章 修正焦虑和思维反刍
     技术:识别焦虑
     技术:检验焦虑的成本收益
     技术:把焦虑转换为预测
     技术:预测是否可验证
     技术:检验消极预测
     技术:检验过去的思维和预测
     技术:想象美好未来
     技术:接受不完美的解决方案
     技术:回顾你曾经如何应对消极事件
     技术:检验结果,进行正反辩论
     技术:区分建设性焦虑和非建设性焦虑
     技术:分配焦虑时间
     技术:自我实现预言
     技术:满灌不确定事件
     技术:把自己抽离出来或消失
     技术:变成一粒沙子
     技术:从阳台上观察
     技术:时光机(自己)
     技术:时光机(他人)
     技术:否定问题
     技术:恐怖幻想焦虑
     技术:接纳思维
     工作表

    第九章 全面看待事物 
     技术:饼图
     技术:连续谱
     技术:我还可以做什么
     技术:建构替代选择
     技术:为评估设置零点
     技术:去极化比较
     技术: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应对的
     技术:转换角度——认可消极面
     技术:多元化标准
     技术:把它拿走
     技术:从丧失和冲突中寻找机会和新的意义
     技术:穿越到未来
     工作表

    第十章 识别和修正图式
     技术:识别图式——一致模式
     技术:识别图式——垂直下降
     技术:解释图式过程
     技术:识别补偿图式和回避图式
     技术:激发修正图式的动力
     技术:激发与图式相关的早期记忆
     技术:给图式的源头写信
     技术:挑战图式
     技术:用更积极的图式来检验生活
     技术:通过角色扮演挑战图式源头
     技术:发展更积极的图式
     技术:超越——肯定图式
     工作表

    第十一章 情绪调节技术
     技术:接近情绪
     技术:表达性写作
     技术:识别“关键点”
     技术:描述情绪图式
     技术:修正情绪图式
     技术:挑战因情绪产生的内疚感
     技术:接纳情绪
     技术:想象重构
     技术:做不想做的事情
     工作表


    第三部分 具体应用

    第十二章 检查和挑战失调认知
    第十三章 修正对认可的需求
    第十四章 挑战自我批评
    第十五章 处理愤怒
    第十六章 结语
  • 摘要

    技术:区分建设性焦虑和非建设性焦虑


    概述


    许多焦虑的人都认为焦虑是必要的。确实,焦虑可以是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让个体为未来做准备,将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降低。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去除一切焦虑,而是让来访者分清什么是有意义的焦虑,什么是无意义的焦虑,并且把焦虑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动力。治疗师可以这样解释这个过程。
    “假设你现在要开一段约1100千米的路。开始之前,你会产生建设性焦虑:‘汽油够不够?有没有检查机油和冷却液?我认识路吗?我有足够的时间开到那里吗?’这些焦虑是有意义的,它们聚焦在和此次旅行相关的事件和问题上。如果不去检查这些事情,那路上真的有可能出问题,这些焦虑引导你进行问题解决。与此对应,如果你的思维跑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上:‘要是我开车的时候犯心脏病了怎么办?要是路上轮胎爆炸了怎么办?要是我被绑架了怎么办?要是在我离开的这几天里老婆外遇了怎么办?’这些焦虑都指向一些有可能发生但概率非常低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是灾难性的,并且超出了你的控制范围。”
    “我一般会用‘要做’清单和‘要是’思维来区分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焦虑。‘要做’清单指出了我应该去做的事情。例如,我需要检查汽油、机油、冷却液,需要携带地图,等等。这些都是有建设性的行为。相反,那些关于心脏病、爆胎、绑架等相关的焦虑是不可能被列进‘要做’清单的,它们是无穷无尽的,并且也指导不了你做什么准备。反复琢磨这些‘要是’,只会让人感到惊慌和无望。这些就是非建设性焦虑。”
    “并非所有的‘要是’思维都是非建设性的。有些‘要是’思维可以转入‘要做’清单里。例如,‘要是我的计算机崩溃了怎么办?我的文件会丢失!’这个担心可以转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要怎么做才能保证文件的安全?’‘我可以把文件备份到云端。’这样,头脑中的‘要做’清单就可以指导你做出一些建设性行为,防止文件丢失。”

    非建设性的焦虑往往无法证实,比如:“我不敢相信这事就这么发生了。”“我感觉太糟了,我受不了。”这样的思维反刍会让抑郁持续并加深(Nolen-Hoeksema, 2000)。这样的思维可以用如下问句重新提问:“我能把陈述变成一个预测吗?”“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提问或干预


    “有些焦虑是建设性的,有些不是。建设性焦虑关注的是比较合理的、一般人都可能会想到的事情。例如,如果要从纽约开车去华盛顿,可能会问:‘汽油够吗?’‘我有全球定位系统吗?’建设性焦虑会让我们做出‘要做’清单,指导我们采取有效的行为。相反,非建设性的无意义焦虑指向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是理性的人一般不会关注的事。多数情况下,非建设性焦虑都无法指导真正做事。以下焦虑都是非建设性的:‘要是突然爆胎,车子失控了怎么办?’‘要是发动机爆炸了怎么办?’‘要是有人撞了我怎么办?’”


    示例


    治疗师:你说,你为考试感到担心。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些焦虑。例如,要是这次考试考砸了,就进不了法学院,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这些焦虑让你觉得没法活下去了,你会成为一个失败者。
    来访者:是的,我就是被这一串焦虑缠绕着。
    治疗师:这些思维中,有些是非建设性焦虑。它们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焦虑,无法指导你做任何事来停止焦虑。比如,你担心以后可能会失败、失业,但是现在你也做不了什么来减缓这些担心。你现在还在上学,不可能现在就跑出去找一份工作。
    来访者:我还有好多这样的焦虑,比如:“要是男朋友离开我该怎么办?”“要是我生病了该怎么办?”
    治疗师:上面提到的这些焦虑,考不好、进不了法学院、找不到工作、人生失败,有哪些能够转换进“要做”清单,让你今天或这周能为缓解焦虑做些什么事呢?
    来访者: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准备考试。
    治疗师:好,那我们就来列一列,你能为考试做什么准备。当你产生别的非建设性焦虑时,可以把它们写在“非建设性焦虑清单”里,然后把它锁进抽屉。
    来访者:你的意思是说,我只需要专注在能让我有所作为的东西上吗?
    治疗师:是的。我们可以聚焦在建设性焦虑上,并把它们转化进“要做”清单。

    来访者:这听起来很可行。


    作业


    可以要求来访者监测自己的焦虑,看看哪些是建设性的,哪些是非建设性的。建设性焦虑是指,一般人都会觉得合理的,并且能够引发特定行为的焦虑。工作表8.13提供了更多细节,该表针对来访者的焦虑进行一系列提问,比如:“这个焦虑是关于一个发生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吗?我做了什么预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有没有今天我就能做的‘要做’清单?我今天能做什么让事情有所推进?我做的行为合理吗?我是否为那些无法掌控的事情过度焦虑?这些焦虑是建设性的还是非建设性的?”


    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些来访者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所有焦虑都不理性。可是,焦虑并不全是非理性的,也不全是没有益处的。比如,如果为接下来的年度体检或信用卡账单感到焦虑,就是有益的,它可以确保你去体检和还信用卡账单,这好过完全忘记这些事的存在。我们要提醒来访者,某些焦虑可以转换进“要做”清单里。还有一些来访者会混淆“可能性”和“合理性”。比如,在高速路上开车,的确可能爆胎、失控。但是,这种情况下,你能做的仅仅是保证轮胎的气不要过足和不要超速,尽管这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对于那些需要寻求确定性来保证安全感的个体,可以让他们检验寻求确定性的成本和收益,考虑一下,为什么他们在生活中可以容忍很多不确定的事情,而唯独在这件事上如此执着?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包括,识别自动化思维、垂直下降、监测与思维相关的情绪,以及成本收益分析。


    工作表


    工作表8.13(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焦虑)。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