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中学/中职班主任
-
中学班主任的72个临场应变技巧
作者:刘令军,方庆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201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4633
    装帧:平装
    页码:288页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危机也意味着契机。中学班主任在教育现场遭遇的每一个棘手的教育难题,处理得不好才是教育危机,处理得好就成了教育契机。


    成功就是对简单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本书提出的“根据目标找方法”和“运用‘第二序改变’”两个核心观点,将告诉一线班主任临场时该遵循什么样的应变思路,从而去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比方法更重要。有了正确的思路,教师才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地将教育危机转变为教育契机。


    全书采用MBA案例教学的方式,使读者在轻松阅读72个典型教育案例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临场应变的专业技术。


  • 推荐

    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突发的、棘手的问题时,如何灵活机智地应对,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很多一线班主任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初中教师,一位是高中教师,都曾担任多年的班主任。他们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些临场应变的有效策略,并总结出了两个思路:根据教育目标找方法;运用“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实践检验表明,这两个思路是班主任临场应变成功的法宝。让我们在本书的带领下去领略两位老师的教育智慧,自信地去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棘手的难题。

  • 作译者序

    刘令军  湖南省宁乡县煤城中学数学教师,长期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研究。《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0年第8期封面人物。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班主任之友》、《教育时报》、《上海教育》等报刊上发表100多篇文章。已出版个人专著《如何管出好班级——突破班级管理的四大瓶颈》。曾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长沙市‘友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方  庆  1973年生,湖南岳阳人,毕业于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政教系。先后执教于岳阳市四中、长沙市一中、深圳市松岗中学,现在执教于深圳市光明中学。经常在网络上行走,在K12教育论坛上的网名为“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的网名为“洞庭方庆”。以“素质教育”为理想并身体力行。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 序言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情,有的还很棘手。怎么灵活机智地应对这些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危机为契机,这是很多一线班主任所期望的。


    我们对此有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些临场应变的有效策略。而且,我们发现,因为我们处理的是教育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怎么教育好学生这个原初目的上来,所以很多问题的思路有其共通性。你们在阅读本书中的应变案例和思路分析的时候,会感觉到这一点:临场应变急智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事先准备好了思路。
    我们的思路主要有两个。

    一、根据目标找方法

    当班主任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老师总是在追问: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种“情绪化”得非常严重的思考方式,妨碍我们的成长。这样的思考方式将会使我们变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转来转去,结果研讨出来的东西价值甚微,我们的专业能力成长也有限。

    成功是对简单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能达到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的境界,还必须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


    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种数学思维。


    一个数学教师要“修炼”到优秀的境界,他就必须要有这种本领:拿到一本教材,稍加分析以后,他就能明白这节课要教什么。


    举一个例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要教什么?


    教“比较”。


    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我们“用教材教”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素养怎么培养?它需要“舟车”,需要“载体”,我们要通过比较“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这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就曾经听过一个数学老师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这位老师反反复复讲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就是不讲“比较”的数学思维和方法,我当时坐在下面很着急。这位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课堂气氛也很好。到最后练习解题的时候,学生出现了很多困难。因为教师并没有培养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他们只知道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当习题需要他们用“比较”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傻眼了。当然其中还是有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自己领悟了“比较”思维,解题比较顺利。


    下课后,这位数学老师一脸自信地请我多提“宝贵意见”,但我只能苦笑,我问他:“您找到大部分学生最后解题出现困难的原因了吗?”这位数学老师回答说:“学生基础太差。”我说:“作为诤友,我不得不跟您指出,您还没有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学目标还没有找到。”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以数学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据调查,一个人将来会从事与数学有关的职业的可能性是2%,而这2%的人中将来可能用到三角函数的可能性又是2%,而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十年后还能记得初中时学的数学知识的只有2%。如此几个2%下来,说明咱们这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是不会用在中学“辛辛苦苦”学的三角函数来“安身立命”的。


    但是不是开设数学课就没有意义了呢?


    不对!首先,我们谁也不是从未来活到现在,因此谁也无法预测将来自己是属于那98%里的人还是2%里的人。其次,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思维的载体,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获益更多的是数学的思想、数学的逻辑、数学的方法。因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你学会了用归纳的方式总结问题,学会了用统筹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善于推理,善于计算,善于统计,善于论证,这才是你学习了数学的最大好处。

    所以,教师要明白一点:所有的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置的。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该给学生具有终身价值的数学素养。这种教学方式也许见效慢一点,但一旦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激发出来的热情和能量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观点: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通过“教知识”进行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同样,对于班级管理而言,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帮助人、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也需要根据目标找方法。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临场时表现得手足无措,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不清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思路,临场采取的措施,都是一种“被动迎战”,胡乱抓药。


    在任何一个教育现场,教师如果能迅速找到教育目标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一步步走出一条教育的康庄大道。


    比如,一个孩子在寝室里喝酒了,我打电话请来家长,没想到,这个孩子在家长到来的那一刻突然爆发:“刘令军,我受不了你啦,我不读书了!”然后他摔门而去。


    对于这个事例,目标不同,方法就不同。


    第一种情况,没有目标。老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所以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家长反复求情,学生在家长的胁迫下也道歉了,那就算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那是下次的事了。


    第二种情况,有自己的个人目标,一定要维护好个人颜面。学生直呼其名,顶撞老师,这还了得!立即上报学校政教处,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处分,这样的老师有报复心态,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师生之间的对抗就永远也不会终结了。


    第三种情况,有“帮助学生成长”的目标。学生虽然顶撞我了,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我如果抓住这个契机,说不定就能转化这个学生。因此,有了这个目标,老师就会放下个人颜面,主动跟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喝酒,哪些方面“受不了”老师,等等。反思自己的教育,既帮助学生成长,也使自己在处理问题中获得成长。


    由于目标的区别,导致我们的行动思路就截然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前面两种教育思路,不但学生不能获得成长,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不能获得成长。因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暂时把问题“掩盖”了起来。学生不满意:老师对我太严苛,心中的怨气还在,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爆发。老师不满意: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竟然当众直呼其名,顶撞老师;心中的成见还在。家长也不满意:孩子太不争气,老师也缺少方法,两头受气。这样,三方都在互相埋怨、互相猜忌,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矛盾并没有化解,而是在酝酿、发酵,再次爆发会更加惊人。


    而第三种思路,班主任在帮助学生“真实成长”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成长。学生满意:老师以德报怨,我确实做错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老师满意: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提高了道德素养,这是我教育的成功。家长也满意:老师宁可自己颜面受损也要教育孩子且教育有方,以后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这样,三方相互信任、相互激励,教育的合力在和谐的氛围之中悄然形成。


    很多一线班主任一见面,就是埋怨如今的学生不好管,不好教,骂不得、打不得、批评不得、教育不得,好像都是学生的错。班主任从没进行过自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帮助我们在行动之前,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的方法。

    二、运用“第二序改变”

    要了解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先听一个故事。


    怎样将鸡关进笼子里?


    令汤姆烦恼不已的是他的邻居布劳斯太太家的鸡。自从布劳斯太太搬到汤姆家的隔壁,汤姆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便遭了殃,因为随布劳斯太太一起来的还有一群鸡。不要说汤姆每天上班不在家,就是他在家休息时,布劳斯太太家的鸡也会旁若无人地进入他家的花园,去糟蹋他家的花儿和青草。


    汤姆已经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了,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笼子,他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每天,汤姆都会对着上天祈祷一番:请赐给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一天时间吧,让他将他们家的鸡笼做好! 


    突然有一天,汤姆发现,布劳斯太太居然将鸡笼做好了。汤姆跟妻子安娜说:“上天终于赐给布劳斯太太的丈夫时间了,他把鸡笼做好了。现在他们家的鸡都关进了笼子,不会再来烦我们了。”


    安娜对汤姆说:“你说得不对,不是上天赐给了布劳斯太太的丈夫时间,让他做好了鸡笼,而是我让他做的鸡笼。”


    汤姆睁大了双眼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安娜说:“我每天早上都会在咱们家的花园里放上几个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然后晚上又当着布劳斯太太的面把鸡蛋捡回来。这样过了几天后,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便有时间做鸡笼了。”
    【摘自:沈湘.怎样将鸡关进笼子里?[J].当代文萃,2007(10).】

    在这个故事里,安娜就是成功地运用了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将鸡关进了笼子。


    “第二序改变”是相对于“第一序改变”来说的,先前汤姆的做法都是第一序改变。他先前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了笼子,他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


    在某种境况下,第一序改变根本不能“改变”什么问题。


    后来,安娜换了一种“改变”的思路,每天早上她都会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放上几个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然后晚上又当着布劳斯太太的面把鸡蛋捡回来。这样过了几天后,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便有时间做鸡笼了。这就是“第二序改变”,而且产生了实质性效果。


    有的学生,老师批评他、骂他、惩罚他、处分他,都无法使之改变,教育陷入困境。


    有的家庭,丈夫以酗酒的方式应对妻子的唠叨,妻子以更多的唠叨应对丈夫的酗酒。这样就发生了恶性循环。事实上,我们很多家庭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恶性循环,以猜忌对猜忌,以争吵对争吵……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正是这种“不合逻辑”、“匪夷所思”的变化。它探讨的是常规教育下无法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出自《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作者是美国的三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保罗·瓦茨拉维克、约翰·威克兰德、理查德·菲什。


    学生迟到了,一批评就改正了,这是合乎逻辑的改变,是能够在第一序里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探讨的是第一序里无法发生的改变。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是我们怎么应对我们一般情况下改变不了的问题。


    “你这个孩子,我批评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这样?”
    “我为你费了多少心血,你怎么还没有什么改变?”
    “这个学生,我越请家长,他越调皮!”

    ……


    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这都是在第一序里边转。还在拼命做量的积累,渴望有一天会发生质变。当然,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变,假以时日,这个孩子终于被感化。但这样做似乎效率太低。而有时候,在囚徒困境里,在第一序里是无法形成质变的——前面的量变都是徒费精力。


    下面是运用第二序改变实施教育的一个案例:


    有一群顽皮学生,每天放学以后路过一个橘园,由于顽皮,他们每天都要随手捡起路边的一些石块丢到橘园里。看园人每次发现孩子们顽皮,就出来追赶。结果一无所获,孩子们鬼灵精怪,早跑了个无影无踪。但等到看园人回到橘园,乱石又会不断飞进来。


    后来橘园主人改变了办法,他守在橘园边,看到孩子们都过来了,他说:“我们来进行一次投石块比赛吧,每人投10次,谁如果打中了树上的橘子,就奖励10元钱。”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到路边寻找石块,果然有人领走了10元钱奖金。过了几天,看园人说:“奖金太高了,今天只能奖5元。”5元也不错,还是有人领走了5元奖金。又过了几天,看园人说:“5元还是太多了,只能奖2元。”到最后,没有奖金了。那些顽皮的学生经过橘园的时候,再也不丢石块了。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丢了,学生说:“没有奖金,谁还干那样无聊的事?”

    (刘令军摘)


    看园人最初的驱赶、警告是“第一序改变”,这种改变能解决教育中的一部分问题,不需要特别的技巧。比如学生不做作业,老师和家长就督促他做作业,甚至抽出时间来陪着他做作业。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个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它只能改变系统内的“困难”。如果原因在系统之外,它就无能为力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扔石块玩,是一种内在动机,因为他们想玩爱玩。看园人的驱赶、警告,就是试图阻止孩子玩,改变孩子的内在动机,动机和改变都在“玩”这一个系统内。


    但后来看园人的办法跳出了“玩”这个系统,进入到“比赛”系统,成功地将学生的内在动机转化成了外在动机,打中橘子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孩子“玩”的动机转化成了“获得奖金”的动机,而当奖金不存在的时候,其动机也就没有了。


    在这个故事里看园人成功地进行了身份换框。原先是“驱逐者”,试图用驱赶的方法来制止孩子们丢石块,结果没有一点效果。后来身份变换,看园人成了一种游戏的“组织者”,当他不再组织游戏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就努力帮助学生“补短”,结果学生老是不上进,越补越短。但后来老师忽然发现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马上改变教育思路,从“补短”转变为“扬长”,经常表扬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好,这个学生因此信心大增,当学生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如果不把数学成绩提高,就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目标实现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觉补短”,数学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补短”是第一序改变,“动机”和“改变”都在“短”这个系统内,后来,老师实施的“扬长”则是“第二序改变”,跳出了“短”这个系统,进入到另一个系统——“扬长”。老师成功地将学生的外在动机转换成了内在动机。

    在第一序里很难解决的问题,跳出来,进入第二序之后,改变就容易多了。


    第二序改变有一项很重要的操作技术:重新框定。它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体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于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重新框定一般有四种:意义重新框定、二者兼得法、环境重新框定、身份重新框定。

    1.意义重新框定


    所有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意义是人加上去的,那么一件事:


    (1)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2)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前两年,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班,显然,成绩好的学生都归好班了。我当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学着与普通班的学生友好相处,并试图在该班突破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来,我教这个普通班不仅没有失落感,反而找到了事业感,我赋予我的教育新的意义。


    那么,我该怎样实现换框呢?


    方法是:变果为因。


    例如: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我比较郁闷。


    那么,我可以这么想: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对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有什么益处?


    其实益处很多:
    (1)各色学生都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好材料。
    (2)基础差的班,压力小,领导没那么关注,我可以在这个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实验,即使失败了,领导也不会太在意。

    2.二者兼得法


    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由于有了这种思维的局限,我们放弃了可以做出的努力。二者兼得,我们如何才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某几天,我们班的学生一直在讨论聚会的问题。我基本上只围观,不发言。经过讨论,他们想出两个方案,要求二选一:吃饭+K歌;南澳两天游。


    当时讨论时,就有一个女同学提出,交10块钱就差不多了,不要太费钱。我就提醒他们做方案时要照顾这些学生。同时,想去南澳玩的也不少,甚至会占多数。


    我给做方案的学生提了一个建议:可不可以大家都去吃饭,然后想回家的回家,有事的去办事,想去南澳的一起去南澳?也就是吃饭是必答题,去南澳是选答题,把两个方案整合起来。这就是二者兼得法。

    3.环境重新框定


    同一件东西或同一种情况,在不同环境中含有的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这件东西或这种情况的价值,从而改变有关信念。


    一个慢性失眠患者,每天靠药物入睡。前些天,从报纸上看了几则改善睡眠的药物广告后,失眠更严重了。每天入睡时,广告上的语句便浮现于眼前:“失眠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甚至引起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愈想愈害怕,愈害怕愈睡不着,只好加倍服用安眠药。无奈,到精神病院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失眠者说,我每天只能入睡四五个小时。


    医生回答说,够了,不少了。盖世英雄拿破仑,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领导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睡4~5个小时,他一生取得了1000多项发明专利……


    失眠者说,我中午躺在床上,就不合眼。


    医生回答说,欧洲人和美国人中午从不睡午觉,人和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有的人则需要七八个小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每天要睡10个小时。


    心理医生的话,对失眠者起到了极大的治疗作用,当天晚上的睡眠便有了好转。中午躺在床上看书,决心不睡午觉,想不到反而睡着了。

    (刘令军摘)

    在这里,心理医生巧妙地进行了环境换框,帮助失眠者破除心理障碍,重新获得信心。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前些天为什么失眠加重?原因是改善睡眠广告中的吓人词句制造了一个情境:失眠要得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啊,于是愈想愈睡不着。


    第二,这些天睡眠为何有了改善?是心理医生的渊博知识,为失眠者重新框定了一个环境:睡多睡少,因人而异,不能要求人人都睡8小时。精神放松了,于是睡眠有了好转。

    4.身份重新框定


    同样的人,同样的活动,当教育者用一种身份去实施改变无效的时候,换一种身份去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话带刺的瑜


    高二刚接班时,瑜总是用带有敌意的眼光看我,说话的口吻也是咄咄逼人,话中带刺。我关心她,无效;我批评她,无效。有一阵子,我拿她没办法。


    有一天,她眼睛发红,我带她去校医室,校医说可能是结膜炎。结膜炎是传染病,但我没有躲避,而是借电话让她打给父母,并带她去医院检查,经确诊是结膜炎,于是她请假回家了。


    后来,她再回校上课,再跟我说话,语气中没“刺”了。

    (方庆提供)


    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系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瑜对老师只有恶意,没有好感,刚和她接触,她就明显显示出敌意。在这个系统里,老师批评她是“加深阶级仇恨”,老师关心她是“拉拢腐蚀,企图收买”,她一律报以怨怼。这就是第一序。


    当瑜生病时,老师陪她去看医生,身份发生了改变:她是病人,老师是照顾者。照顾她是病情所需,老师并没有教育她,在这种身份下,她接纳了老师,并体会到了老师是一个人,而不只是老师。这就使她跳出了师生关系的定势,跳出了第一序,进入了第二序——进入了病人和照顾者的关系,暂时解除了防线,并体会到了改变的好处。


    本书正是在这样两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展开思路,寻找临场应变的策略。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刘令军  方庆 
    2011年8月
  • 目录
    第一章 班级管理中的棘手事件 1
    1.学生在迟到时间上发生争执怎么办?—服从裁判 2
    2.学生劳动时开溜了怎么办?—明确责任 5
    3.正面教育的班会成了反面教材怎么办?—帮助学生真实地成长 9
    4.学生指出老师的奖惩决定不公正怎么办?—支持学生批评质疑 13
    5.学生要联名向校长提建议怎么办?—集体签名不如分批进言 16
    6.理科学生想转文科怎么办?—将模糊问题明确化 18
    7.女生要将室友赶出宿舍怎么办?—把“小团体”拆开 21
    8.学生不承认报复怎么办?—维护班级的管理秩序 24
    9.值日班长提出辞职怎么办?—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29
    10.学生不让老师张贴成绩单怎么办?—成长比成绩更有价值 33
    11.教室里有一盆臭水无人倒怎么办?—亲自动手,做好示范 36
    12.班长与班主任对立怎么办?—调整班长的情绪和状态 39

    第二章 课堂教学中的尴尬 43
    13.学生在课堂上起哄男女生“配对”怎么办?—有效防止起哄效应 44
    14.学生在课堂上剪同学的头发怎么办?—你有营业执照没?  47
    15.学生在课堂上嚷嚷怎么办?—给他一个展现平台 50
    16.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怎么办?—先褒扬后建议 54
    17.学生不让老师没收手机怎么办?—退一步海阔天空 57
    18.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怎么办?—个别对待,寻找根源 61
    19.高考前学生们坐立不安怎么办?—帮他们“看”清现在与未来 64
    20.课堂上学生要班主任讲恋爱经历怎么办?—勇敢地说出来 67
    21.课堂上发生师生冲突怎么办?—退出冲突 70
    22.学生在课堂上敲击桌子怎么办?—维护班级的管理秩序 74
    23.课堂上突然闯进一只蝴蝶怎么办?—亲爱的,你快点飞 77

    第三章 班级中的意外事故 81
    24.学生联合罢免班主任怎么办?—开班会沟通 82
    25.学生串联罢免班长怎么办?—用“软批评”断其“左膀右臂” 87
    26.班主任扯断了学生的耳机怎么办?—身教重于言教 91
    27.学生发生械斗怎么办?—隔离双方 94
    28.学生自残怎么办?—速至现场救人 96
    29.学生要放弃高考怎么办?—尊重选择,明确责任 100
    30.校外看见男女生手拉手走怎么办?—选择最佳时机教育 103
    31.学校安排班级干脏活累活怎么办?—给劳动赋予新的意义 105
    32.学生晕倒了怎么办?—先救学生,再保自己 108
    33.发现班长抄作业怎么办?—呵护尊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11
    34.学生准备用暴力报复老师怎么办?—周密安排,确保安全 114
    35.被任课老师体罚的学生要上告校长怎么办?—让学生去告 118
    36.学生邀我去放孔明灯怎么办? —为学生保驾护航 121

    第四章 家校关系的协调 125
    37.学生在校出走,家长扬言曝光、上告怎么办?—帮助找人 126
    38.遭遇亲情不够钱来补的家长怎么办?—跟错误的生活方式决裂 130
    39.学生在校摔伤,家长索赔怎么办?—搁置争议,治病要紧 134
    40.家长跪求你收下他的孩子怎么办?—有条件地接收这个学生 138
    41.家长不准处罚学生怎么办?—帮学生确立规则意识 142
    42.家长给班主任送礼怎么办?—拒收的同时给家长留面子 147
    43.家长不承认给了假钱怎么办?—打“110”报警 149
    44.接手乱班遇到不管孩子的家长怎么办?—先管好面,再考虑点 152
    45.家长不同意犯错的孩子回家反省怎么办?—教育不在一时 156
    46.学生考了23分,任课老师要请家长怎么办?
    —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160
    47.家长愤怒地指责班主任怎么办?—让家长发泄 163

    第五章 学生危机的化解 167
    48.学生纠缠着一定要买手机怎么办?
    —立即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游戏” 168
    49.学生对班级荣誉冷嘲热讽怎么办?—防止学生在演唱中故意捣乱 171
    50.不讲诚信的学生又想借钱怎么办?
    —社会规则的学习比借钱本身更重要 175
    51.学生不承认“偷窃”怎么办?—为塑造美丽的灵魂做出个人努力 178
    52.学生不做作业怎么办?—采用“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 184
    53.学生将课本一页页撕毁怎么办?—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 189
    54.学生酒后辱骂班主任怎么办?—抓住难得的教育契机 193
    55.性情孤僻的学生不想读书了怎么办?—尊重其选择 197
    56.学生以治病的名义外出上网怎么办?—辅导矫正训练 201
    57.遇到打架了还满不在乎的学生怎么办?—帮助学生观察自己 205
    58.遇到想学韩寒不想听讲的学生怎么办?—点燃学生的激情和梦想 208
    59.“招安”的副班长极不称职怎么办?—“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212
    60.学生用自残的方式威胁老师怎么办?
    —谨慎智慧地实施教育转化计划 216
    61.学生用极端手段欺负弱小怎么办?—用制度制衡强者,保护弱者 222
    62.学生向老师表达爱意怎么办?—让学生将情感转化 226

    第六章 同事关系协调 231
    63.校长要我改变教学模式怎么办?—无法换校长就适应校长 232
    64.政教处领导小题大做怎么办?—提出自己的质疑 234
    65.校长要我“改行”怎么办?—对“改行”的意义进行重新框定 238
    66.学生对抗年级组长的教育怎么办?—先平息学生的愤怒情绪 241
    67.遇到了暴力的任课老师怎么办?—慎重稳妥地施加自己的影响 244
    68.学生与门卫发生冲突怎么办?—控制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248
    69.任课老师埋怨学生的评教分数不高怎么办?—引导其反省自己 251
    70.任课老师对学生过于苛刻怎么办?—改变恶性教育模式 254
    71.任课老师不满班主任占用她的时间怎么办?—上课优先,首重合力 258
    72.任课老师罢课怎么办?—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61
  • 摘要

    54.学生酒后辱骂班主任怎么办?
    —抓住难得的教育契机

    教育现场


          某某某,我早就看不惯你了
          秦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也是一个习惯很不好的学生。
          接手这个班后,从前任班主任那里我了解到秦虎的一些“壮举”:打架、抽烟、吃槟榔、偷东西、怂恿人家做坏事,除了他的体育成绩拔尖外,我听到的都是有关秦虎的不良反映。
          为了转化秦虎,我绞尽脑汁,先是个别谈心,鼓励秦虎参加体训,争取初中毕业的时候以特长生考上高中。当然我对他也免不了严厉批评,指出秦虎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什么家访、学生结对互助、课余时间开小灶等方法我都用上了,我觉得自己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还好,任课老师反映良好,都感觉秦虎收敛了许多,特别是在我面前,秦虎变得很老实,有时候还老躲着我,对我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秦虎,看来真的意识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准备改头换面了。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教育已初见成效。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的心情也出奇的好,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批改作业。班长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说秦虎一个人在寝室里喝了很多酒,现在正在教室里说胡话。我急忙冲出去,把秦虎叫到办公室,我明显地感到酒气熏人,我强忍火气批评了秦虎几句,并毫不犹豫地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一切都很正常,秦虎很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表情木然。可就在秦虎家长到来的一刹那,他突然发疯似的站起来,大声地对着我咆哮起来:“某某某(直呼我的名字),我早就看不惯你了,我恨死你了,我不读书了,你以后不要再管我啦!”说完,他一转头欲冲出办公室。我惊出一身冷汗,还好,家长和办公室的同事迅速拦住了他。
          老师们,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他居然还这样对我。
    (教育预案草根研究QQ群 雨霏霏)


     临场应变


    目标:帮助学生真实地成长。


    应变策略:避免与学生对立,先让家长带学生回家,放学以后,班主任到这个学生家里做一次家访。

    此次家访,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自己去的目的:

    了解秦虎为什么喝酒


    喝酒只是表面现象,有可能老师成了他发泄的一个临界条件,是他借此机会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关键不在老师这里,是其他一些事情。我分析,秦虎喝酒至少有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1)无意喝酒,只是在“样板效应”的带动下,看到别人喝酒,就跟着喝了。
          (2)有意喝酒,内心郁闷或者压抑,想喝酒解愁。
          (3)有意喝酒,为的是借酒发疯,由于班主任老师长期管束较严,想发泄一下。
          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清楚秦虎属于哪一种情况,才好“对症下药”。


          跟秦虎交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个事件。可以肯定一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有失误:
          (1)班主任临场处理的方式不妥当。班主任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根据我的经验,学生都忌讳这一点,觉得老师在通过家长来要挟自己。而且,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2)这个班主任比较“强势”,他一直在用一种“高压”的方式逼迫秦虎。师生之间只有很严格的“管理”,没有情感的交流和想法的沟通,导致学生在想什么,学生有什么诉求,老师一概不知,因为老师需要的是秦虎“循规蹈矩”、“老实听话”, 由于老师与秦虎的交流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所以老师所谓的爱,反而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老师是用 “关爱”、“好心”的名义逼迫人,控制人。老师自认为已经把学生“驯服”得规规矩矩,却浑然不知自己的“步步紧逼”已经使学生的内心极度不满,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而家长的到来,正好点燃了导火索。
          (3)班主任和秦虎的沟通始终存在问题。这个班主任所谓的关心只能说明他在这个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打交道的次数比较多。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其实老师一直没有站在秦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班主任以前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理,秦虎借酒发疯其实是长期受压抑的一种必然结果。

    坚持让秦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班主任虽然有失误,但学生该承担的责任必须要承担。学生做错了事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严格就是要严而有格,严就是原则,格就是方法。

    学生做错了事一定要受到惩罚,不能因为他的苦肉计就放弃处罚。但在处罚之前班主任要做好沟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在心理学上,短时间内的情绪发泄称为“激情爆发”,当人的大脑被某种不良情绪控制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傻事来:有人“激情杀人”,有人“激情跳楼”,这说明人已经失去了理智。但过了这个时间段,人就会开始反思,发现自己真的错了。案例中的学生秦虎就属于这种“激情爆发”,只要他回到家中,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爆发”不见得完全是一件坏事,很有可能这个事件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一种管理方式的结束,另一种管理方式的诞生,或者是师生之间一种沟通方式的结束,另一种沟通方式的诞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事例,某地突然爆发了一个“公众事件”,后来这个事件就成了一个转折点,直接促成了一个新的政策或者新的制度的诞生。

    今晚去做工作,不是迁就学生,而是为了走近学生。有的老师会认为,明明是学生错了,老师还去家访,这样是向学生妥协,老师颜面上过不去。老师当然可以置之不理,在办公室里等着秦虎和他的家长来道歉。但是,等到第二天或者几天之后学生来道歉的时候,教育的良机已经错失了,学生仍然会像以前一样,貌恭而心不服。


    案例反思

    虽然班主任自己说已经为这个学生“呕心沥血”了,但班主任在关爱这个学生的过程中,仍然多多少少地夹杂了一些自己的功利心。这一点,尽管一般老师不愿意面对,但它却深深地存在于一些老师的内心深处。其实说没有一点自己的功利心也难,但是老师应该让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学生的想法对接,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并不是真正关心自己。上述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老师们要吸取。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