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哲学逻辑
-
伦理学基础
“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日常生活的核心问题也是伦理学以及本书的核心问题。
作者:(美)拉斯·谢弗-兰多(Russ Shafer-Landau)
译者:陆萌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011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1564
    装帧:平装
    页码:400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伦理学也许是与我们的生活离得最近的哲学领域。本书从伦理学三大主要分支介绍了其基本理论及核心问题。对于每一种理论,本书都从优势及问题两方面进行讲述,并构建逻辑论证予以证明。书中随时给出前后相关联处的脚注说明,书末附有进一步阅读建议书单与术语表。这些特点使得本书非常适合作为伦理学入门教材。


    同时,本书作者向来以逻辑清晰、文笔生动著称,致力于向没有任何哲学背景的读者介绍伦理学知识。这使得本书做到了尽量少地使用术语,并以伦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历史典故或真实故事来说明复杂的理论,通过构建论证帮助读者批判性地思考道德问题,掌握可用于分析日常问题的工具。


    进行伦理学思考并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让我们在思考如何生活时有章可循,更好地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过一种好的生活。

  • 推荐
  • 作译者序
    【作者简介】

    拉斯·谢弗-兰多(Russ Shafer-Landau)

    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哲学系教授。1992年于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政治哲学家、法哲学家乔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


    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伦理学思考,尤其侧重于元伦理学研究,是《牛津元伦理学研究》(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杂志创始人和主编。著有《道德实在论之辩护》(Moral Realism: A Defence,2003)、《善与恶究竟是怎么回事》(Whatever Happened to Good and Evil?,2004)、《伦理学理论读本》(Ethical Theory: An Anthology,2007)、《道德人生》(The Ethical Life,2009)、《伦理学导论》(Living Ethics: An Introduction with Readings,2018)等。


    【译者简介】

    陆 萌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出国留学,现住美国旧金山湾区。译有《善的脆弱性》(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合译)。

  • 序言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好的人生,第二部分是关于做正确的事情,最后一部分的主题是道德的地位。读者可以随意选择阅读的顺序。比如,很多人希望从最后一部分开始阅读,看看道德只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的。有些人更愿意从中间部分开始阅读,来研究道德的至上原则是什么(或者是否真有这样的原则)。还有一些人可能想从头开始阅读,思考人类的福祉与生活的质量问题。尽管道德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无论从哪部分开始,大多数章节都有脚注,方便参照其他章节的相关讨论。
        在开始进入一门新的学科领域时,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术语。我试着把专业术语的使用频率降到最低。大家大概都要感到庆幸,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是伦理学,而不是会有数不胜数术语的物理学或解剖学。在一个专业术语第一次出现时,我会给出定义,并且汇总在书末的术语表中。书中每一个以黑体字出现的术语在术语表中都有一个对应的条目。
        如果对本书涉及的领域颇感兴趣,想继续在道德哲学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接着阅读本书的姊妹篇——《道德人生》(The Ethical 
    Life)。此外,我还为每一章或每两章编辑了一份进一步阅读建议书单,列在末尾的术语表之前。我选择这些阅读材料的目的主要是满足道德哲学初学者的需要和兴趣。
        伦理学有太多令人着迷的话题,我会乐此不疲地一直写下去。由于篇幅的限制,决定取舍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也许你认为本书没有做到合理的取舍,如果你认为哪些讨论不够清楚或者太过无聊,请一定告诉我。联系我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电子邮件:RussShaferLandau@gmail.com。
        第四版新增内容
        我很高兴老师们和学生们认为这本书对他们来说很有帮助,值得再版。为了保持与前一版的连贯性,我只做了少量的修改。有些小修改是为了提高清晰度和准确性,但是我也引入了一些比较大的改动。下面是一个简短的列表:
        (1)第三章和第四章现在包括了反映明确区分欲望满足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讨论。
        (2)第七章包括了关于利他主义实证文献的新的讨论。
        (3)第十九章包括了对伦理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吸引力的新的讨论。
        (4)对许多小节也做了实质性的改进,包括:
             第一章中的“幸福与内在价值”;
             第二章中的“快乐主义的悖论”;
             第八章中的“伦理利己主义的两个流行论证”;
             第九章中的“后果主义的本质”;
             第九章中的“滑坡论证”;
             第十章中的“衡量幸福”;
             第十九章中的“理想观察者”。
  • 目录
  • 摘要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