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三季度书单
Autumn
一键购书通道
《儿童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自助手册》
[ 美 ] 吉尔·埃伦赖希-梅(Jill Ehrenreich-May)
萨拉·M. 肯尼迪(Sarah M. Kennedy)
杰米·A. 舍曼(Jamie A. Sherman)
埃米莉·L. 比莱克(Emily L. Bilek)
戴维·H. 巴洛(David H. Barlow) 著
王建平 李荔波 朱雅雯 李铄 等 译
《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自助手册》
[ 美 ] 吉尔·埃伦赖希-梅(Jill Ehrenreich-May)
萨拉·M. 肯尼迪(Sarah M. Kennedy)
杰米·A. 舍曼(Jamie A. Sherman)
香农·M.贝尼特(Shannon M. Bennett)
戴维·H. 巴洛(David H. Barlow) 著
王建平 朱雅雯 李荔波 殷炜珍 等 译
儿童和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是针对特别容易受多种情绪困扰的未成年人而开发的一套循证心理治疗模式,不但为心理治疗工作者设计了手把手的临床工作指南,且分别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发了来访者自助手册作为重要工具。
这套疗法适用范围广泛,主要针对各类焦虑和抑郁障碍,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与情绪障碍密切相关的心理疾病。它为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们设计了各种工作表和心理教育材料,不但大大便利了心理治疗师与这些来访者的工作,更是孩子和家长们易学易懂的好资源,令心理治疗师、儿童或青少年来访者以及家长能够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密切配合,达到更好、更长久的治疗效果。
《儿童青少年及家庭心理创伤咨询》
[ 德 ] 亚历山大·科里特科
(Alexander Korittko) 著
杜青芸 译
围绕儿童与家庭中可能发生的常见心理创伤,以及治疗师和咨询师在创伤工作中所面对的职业压力,作为有着30多年深厚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家庭系统取向创伤治疗师,作者对每种创伤情境分别给予了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在必要之处引入理论讲解,帮助读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创伤以及职业压力既能获得有深度的理解,又能得到有力量的临床实践指导。德文原著在“教育咨询”的框架下出版,使本书内容同时适用于“咨询”和“治疗”情境,简洁精炼,重点突出,可读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
《认知行为治疗督导精要》
[ 美 ] 科里·F. 纽曼
(Cory F. Newman)
[ 美 ] 丹妮尔·A. 卡普兰
(Danielle A. Kaplan)著
刘稚颖 译
这是一本十分合适的认知行为治疗督导入门读物。虽然本书篇幅不大,但是已经能够将督导的基本原理阐释得十分清晰,也为读者呈现了督导的具体过程和所需技术。书中提供了许多督导片段,方便读者代入督导情境,理解督导要义。希望这本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小书,可以为大家的督导从业之路带来有益的指引。
《家有多动症孩子:父母教练手册》
惠之 著
本书作者惠之是一名婚姻家庭治疗师,在自己的儿子确诊多动症后,她开始投身多动症领域。多年来,作者接触了大量多动症专业人士,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多动症孩子及其家庭。这些经历和实践,都凝结在这本难得一见的、科学专业又十分贴合我国多动症儿童及其家庭现实情况的书中。
本书基于专业、前沿的多动症知识,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接触的大量案例,为多动症孩子的父母澄清了大量常见的误解;指明了多动症的本质;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教授给父母系统的教练技巧,帮助父母成为孩子的教练,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孩子,让孩子掌握受用一生的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作者亲身经历了在孩子呈现出行为问题,到确诊,再到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一系列心路历程,深深地理解家长可能经历的自责、焦虑和无助。因此,在作者的行文之中处处渗透着对父母的共情与理解。虽然写给多动症儿童父母的书很多,但在这本书中,作者不像一位专业人士,更像与读者有着相似经历的好友,与你分享着那些苦恼、担忧、喜悦与惊奇……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有挑战的孩子。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从优势模式的角度来养育孩子,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每一位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帮助每一个多动症孩子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天赋、兴趣和才干,获得成功喜乐的人生。
《婴幼儿的情绪世界:
建立原生家庭中的安全关系》
[ 美 ] 艾丽西亚·利伯曼
(Alicia F. Lieberman) 著
何子静 译
书里有一段话非常打动我:“依恋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学步儿能够依靠至少一个成人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保护,那么他们长大后就能够成为快乐而且能干的孩子。这种人际关系中的基本安全将推动孩子们去探索事物运作的规律和尝试新的技能。”这也是本书所要传达的关于养育的意义。
书中用许多生动的日常情境展示了婴幼儿丰富情绪背后的意义,以及养育者与婴幼儿之间微妙且复杂的关系。养育者需要把婴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不同于自己的小生命去对待,理解他们所不能言语化的情绪表达和外在行为,既给他们空间,又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管教。但这也是最难的,这意味着养育者需要足够的时间陪伴婴幼儿,要有相当的耐心和觉察力去体验和识别彼此之间的差异、各自的情绪及其背后可能的含义,还要拥有许多根本没有标准的“规则”。对于这些,本书有充分呈现。
本书精彩的地方还在于,它并没有忘记养育者自身是有限的,无论是精力还是别的什么,所以婴幼儿的需求与养育者的需求要平衡,不必为了保全某一方而牺牲另一方。这样的互相妥协与协商,刚好还原了真实世界的面貌。婴幼儿的人格与内在力量正是在这些日常的“互动”或“博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本书呈现生命和关系的方式让人赞叹,我们希望读者也能喜欢并有所启发。
《儿童虐待的精神分析理解与治疗》
[ 澳 ] 弗朗西斯·汤姆森-萨洛
(Frances Thomson-Salo)
[ 意 ] 劳拉·托格诺利·帕斯夸里
(Laura Tognoli Pasquali) 著
一沙心理 译
虐待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受虐者和施虐者之间的关系则更为纠缠,尤其当受虐者是儿童的时候。儿童更加依赖与养育者的关系,并且通常在关系里处于弱势,这让虐待更容易发生。本书试图看见、探究、理解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为什么这样发生,受虐待的个体在承担什么、受到了哪些影响,周遭的人又在扮演什么角色,与此工作的工作者本身在承受什么等。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具体而细致地揭示了虐待议题的某一面向。希望这本书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离婚,你准备好了吗?:
离婚心理自助手册》
刘昭 马梦捷 著
面对矛盾重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婚姻,你是否闪过离婚的念头?
你可曾想过,这段婚姻是否还有存续的必要和可能?
夫妻双方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和改变,来尝试解决婚姻中的问题?
在犹豫离婚与否的过程中,你是否痛苦挣扎、辗转反侧?
要顺利完成离婚,该做哪些准备、筹备哪些资源?
离婚之后,该如何抚养子女、开启新生活、寻找新伴侣?
……
如果你有上述任何一种疑惑,本书都将为你带来很大的帮助。
◉离婚不仅与法律和财产有关,更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扰动和冲击。本书关注与离婚相关的各种心理因素,助你以稳定的心态穿越婚姻困境。
◉本书条理清晰,一步一步助你排除纷繁芜杂的干扰因素,直击问题本质,寻找心底最真实的答案。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囊括46个经典案例,助你轻松且深刻地理解不同的离婚状况。
◉本书不仅适合面对离婚抉择的夫妻,对亲密关系存在困惑的人同样可以从书中获得启发,也可作为自身婚姻观和亲密关系的评估指南。
一键购书通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2全部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