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精选信息
《认知神经科学》(原著第五版)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3年心理学年度书单”特别推荐十大好书!
发布时间:2024-02-02 来源: 作者:万千心理 返回上一页

2023年12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发起了2023年心理学年度书单评选活动。在2024年1月发布的年度书单中,《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原著第五版)》入选2023年心理学年度书单特别推荐十大好书,另,万千心理出品的《接纳承诺疗法团体治疗指南》《精神退缩》《以依恋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整合系统治疗》《自体心理学与诊断评估》《当代克莱因(第一卷)》《儿童心理治疗中的父母参与》《论温尼科特12篇》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3年度推荐书单”。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美国两院院士加扎尼加的扛鼎之作

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良伴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原著第五版)(全彩)》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Fifth Edition
[美] 迈克尔·S.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美] 理查德·B.伊夫里(Richard B. Ivry)、
[美] 乔治·R.曼根(George R. Mangun) 著
周晓林  高定国  等  译



编辑推荐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探寻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奥秘,站在心理学、神经学、脑科学、信息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沿。一直以来,本书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教材的金标准,深入而全面地介绍了人类复杂的感知、识别、注意、运动、记忆、情绪、语言等核心认知过程,以及更高级的认知控制、社会认知和意识,是如何由人脑这一生物学基础实现的。本书不仅给对认知科学加神经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也在引导我们思考人类和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的未来。



原著第五版译者序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在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至今的40多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如今,我国的认知神经科学也有了相当水平的研究基础。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系统纷纷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跨学科、跨单位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中山大学成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在200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被列为八大科学前沿问题之一。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中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计划也于2021年正式启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在中国心理学界、神经科学界、医学界、计算机科学界以及其他一些领域已成燎原之势。


这本《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是由认知神经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迈克尔·S. 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与同样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的理查德·B. 伊夫里(Richard B. Ivry)和乔治·R. 曼根(George R. Mangun)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教材。2011年,我们首次翻译并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组织出版了原著第三版。据悉,第三版中文版前后重印10余次共计3万余册,在12年间得到了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有力推动了我国认知神经科学学科发展。从当初只有寥寥无几的教学单位能开设认知神经科学课程,到如今绝大多数心理学机构在本科生或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这门课。可以说,认知神经科学课程的开设情况相比12年前已有长足进步。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发展迅猛,特别是广泛延展并深入到社会心理学领域,并开始大量研究人格、情绪、决策、自我、道德、审美等问题,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到第三版《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与研究需要,有必要把最新的版本介绍给大家。因此,我们将翻译该书原著第五版的工作提上了日程。

第五版与前四版在内容方面有了较多变化。一方面,相比第三版,第五版把原来的第2章和第3章合并为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去掉了“进化的观点”一章,同时将“注意”和“意识问题”变成了两个独立章节。这样全书变为14章,但篇幅没有减少。另一方面,与认知神经科学进展保持一致的是,“情绪”和“社会认知”这两章的篇幅有了很大扩充。可以说,第五版基本反映了当今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当然,参考文献也与之前大不相同了。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可能与几位作者偏神经科学而不是认知科学的背景有关,从我们的角度看,反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计算建模领域的工作进展还不是很充分。


第五版的翻译工作仍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的组织下进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部分师生参与了翻译工作。在原著第五版的中文版中,我们在一些地方加了译者注,以对某些问题或译法做出说明。例如,对于“theory of mind”的翻译,本版调整为“心理推测”,但在译者注中给出了“心理理论”的传统译法;将“diffusiontensorimaging”译为“扩散张量成像”,并在译者注中给出了理由。本书翻译工作的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于宏波翻译,第2章由苏彦捷翻译,第3章由殷丽君翻译,第4章由岳珍珠翻译,第5章由方方翻译,第6章由周国梅翻译,第7章由耿海燕翻译,第8章由罗霄骁翻译,第9章由杨炯炯翻译,第10章由高亦、谭敬斌翻译,第11章由周麟茗、高定国翻译,第12章由高定国、封润翻译,第13章由张超彬、高定国翻译,第14章由罗霄骁翻译,术语表由高定国、周麟茗翻译。另外,第1—2章、第5章、第7—9章和第14章由周晓林校对,第3—4章、第6章、第10—13章和术语表由高定国校对;在校对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实验室的几位博士生和硕士生(罗浩诚、刘旭麒、邱诗苇、蒲忆羊、廖芮、朱子归)给予了帮助。全书最后由高定国、周晓林统稿。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参与译校的人员较多,因此译文难免有错误、遗漏和不一致之处,请读者见谅并给予我们反馈,我们将在重印时予以改正。我们的电子邮箱分别是:xz104@psy.ecnu.edu.cn(周晓林)和edsgao@mail.sysu.edu.cn(高定国)。

周晓林  高定国
2023年7月12日





名家评论

认知神经科学作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且充满希望的新历史阶段,不仅正在强有力地推动心理科学本身的发展,而且对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临床脑系科医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的多个学科,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对认知神经科学有比较深入而非肤浅的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认知神经科学有大跨度学科交叉的特点以外,学习这一学科还涉及认知和心理的不同层次的、极为困难的问题,涉及心理科学研究人类认知与心理世界特有的、超越直觉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因此,学习认知神经科学需要一本好教材。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加扎尼加与另外两位知名学者编写的《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正是该领域难得的教材。本书的译者都是优秀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从而保证了本书的科学水准。

——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组长




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发明带来了一场人类社会经济革命,这场革命当前正在走向高潮,即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和正在开启的数字经济时代。之后是什么?以我个人的认知,将是生命科技带来的一场新的社会经济革命。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我们人类大脑望尘莫及的。然而,在某些方面,计算机又比我们的大脑逊色很多:深度学习虽然已经能够达到人类的识别效果,甚至能够超越人类,却是以“不可解释”和“高能耗”作为代价的,仍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涵盖生物、心理、物理、信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它试图从不同层面对心智和大脑的关系展开研究,回答物质如何产生意识这一长久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本书由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加扎尼加教授等人编写,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相关知识,图文并茂、详细生动;中译本的翻译和印刷质量均为上乘。我相信,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不仅有益于本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也会让信息科技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受益匪浅。

——梅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两大领域,汇集了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理解大脑如何产生思维、记忆、决策和意识等高级认知功能,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大脑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运作以及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扎实的科学基础和清晰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对神经认知科学的精彩探索。作者将复杂的主题呈现得既深刻又易于理解。他们不仅解释了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还提供了有关认知过程、思维、学习和记忆的有趣见解。相信不论是科学爱好者、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获得启发。

——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附:万千心理2023年度社会心理学会推荐书单入选书目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